"国家形象下跌"告诉我们什么?

2013年06月13日 09:51   来源:东方网   杜浩

  在BBC的最新调查报告中,中国国家形象出现明显下跌;中国游客在卢克索神庙文物上涂鸦,引发“丢中国人的脸”的国民大讨论;国产娱乐节目和动漫大量拷贝和抄袭国外节目创意……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见6月11日中国新闻网《BBC报告称中国国家形象下跌,文化软实力受质疑》报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落差较大。这种落差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方面。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产业严重滞后,文化产业本身存在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10%以上的水平。

  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有统计表明,在全球的文化产值中,我们只占了3.4%,而美国占了43%,这个差距很大。在文化创新力、文化渗透力、文化感召力方面,还有很多差距。我们现在比较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现在文化话语权都在别人手里,我们习惯把人家的话语拿过来用,缺乏在文化语境和语系中建立自己的自信和地位。在传播中华文化时,我们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有没有为民众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拿出什么来,去影响世界呢?去树立我们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呢?

  这的确反映了我们国家在文化软实力发展方面的欠缺。说到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或许我们提到最多的是我们的汉语文化、孔子学院。目前,国外很多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众多外国人热衷于学习汉语和汉字;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世界上的“汉语热”的兴盛,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传播了我们的中华文明,普及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此外,“少林寺”也走出国门,并在柏林、伦敦等地开办了多家公司,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过,在文化产业方面,诸如出版、电影、流行音乐、广告设计、画廊、计算机游戏等,我们以真正的文化产业的形式输出和传播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成功例子,仍不多见。我们的文化在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方面,还缺乏深度、广度的渗透。

  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是深有感触。长久以来,在文化消费市场上,美国好莱坞大片充斥我们的文化生活,其制作技术、思想主题和精神诉求,被中国影人和观众津津乐道;迪士尼这个风靡世界的大众娱乐文化项目,已经进入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单说这两个流行文化的样式,便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窥见美国消费文化输出的成功,不只商业文化的取向十分明显,它们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也很强大。

  近些年来,以文化政策为手段促进国力发展的最戏剧化的例子是韩国。从一些资料看,十多年前,韩国便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施政战略,把文化产业列为发展国家经济的龙头产业,在之后短短几年内,韩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国。如今,韩国文化输出的韩剧、以江南Style为代表的MV,早为我们家喻户晓。

  所以,我们必须提升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其源泉、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当然来自我们厚重的传统和历史,但光凭这些传统、历史还是不够的。提升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我们国家整体的文化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创造中国文化的价值;倡导共赢、责任、和谐的理念,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贡献度,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努力掌握国际文化话语权。此外,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文化创造的个体,发挥自我的心智、创意和努力,让文化和精神的创造力得以抒发释放。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的是以文化的方式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最后都要归结到文化的层面上,体现为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所以,为了我们国家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