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李克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2015年05月14日 09:48   来源:东方网   倪洋军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李克强指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搞好事中事后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创新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平台,推进综合执法,推广随机抽查,做到公开透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2015年5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同时强调,为官不能乱为,要奋发有为。4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热议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做出详细解释。他阐释道,《论语·雍也》里有一句话,“居敬而行简”,“‘居敬’,就是我们作为公务人员,首先要在内心敬畏人民。‘行简’,朱子(朱熹)后来解释了,就是不要用太繁多的东西来扰民。”总理说,“这与我们简政放权的理念是非常吻合。”李克强进一步解释说,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这就是说,太‘简’了也不行,就过于简慢、怠慢,就没有法度了。”李克强得出的结论是: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放”“管”结合,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在这次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对于我们把握简政放权的本质要义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要始终坚持“民”为先。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不是随便乱改、任意作为,必须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进行顶层设计和具体落实,无论是“简”,还是“放”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能用太繁杂的程序、太繁多的手续去扰民、为难群众。要内心敬畏人民,处处方便人民,事事服务人民,将简政放权的过程打造为让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而不能变成“换汤不换药”的假改革、乱折腾。“任性”的权力,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戳痛的是民心。

  要始终秉持“法”为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行政为官的基本遵循。简政之道,在于法治。离开了法度,偏离了法治的轨道,不仅无法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普通群众,还会使改革变成一些领导人弄权、恃权、乱权的“挡箭牌”和“遮羞布”,沦为人治的借口。简政放权,一方面不能不“简”、不“放”,另一方面也不能太“简”、太“放”,要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放管结合,使改革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平衡在一定的法度里。要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任何改革措施和服务举措,不能单凭党政部门的一厢情愿或某些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必须增强法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要破除为制度而制度的种种不正之风,避免以“土政策”代替法治,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难办事”、“难办成事”的顽疾。

  要始终做到“责”为本。责任重于泰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人民政府的天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既要给市场松绑,还要突出优化服务。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党政官员要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以创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在政策、融资、统一平台、法律、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促进扩大就业。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补“短板”带动有效投资,通过政府购买、发展市场化中介等,让群众享受便捷公平可及的服务。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强化机制,明确责任,大胆探索,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对于履职尽责不到位、搞“中梗阻”、为官不为、乱为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严厉问责,从而倒逼责任回归、权力归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落到实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需要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公务人员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和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