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武汉理工大学《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策略》课堂上,主讲教师张能立副教授做出惊人举动:下课前,他俯下身子趴在地上,让到课的150余名学生一个个地跨过去。张能立副教授说,此举是鼓励学生们“不要怕任何人”。他谈到,教师在领导加入的QQ群里,领导讲话时,几乎没人敢讲话。他还说,在美国,奥巴马总统讲话时,都会有很多人在下面投鸡蛋、西红柿,这很值得国人学习。(5月13日《长江日报》)
张能立副教授谈及的奥巴马总统讲话被很多人扔鸡蛋、西红柿的例证,其实相当罕见。奥巴马被公认是美国几十年来演讲水平相当卓越的政治家,对“粉丝”的感染“杀伤力”十分明显。而美国政治家发表演讲、讲话的国内场合(如选举筹款场合),与会者多为与政治家同一阵营、同样政纲和意识形态的拥趸,出现讲话者被扔鸡蛋、西红柿的几率比中彩票大奖还要低。至于与政治家持敌对、异议立场的利益群体,通过演讲来弥合差异、赢得共识,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而也很少有政治家专门跑去向反对者喊话。
美国总统等政治家在出访欧洲、拉美一些国家时,倒是会遭遇组织化的抗议。反对者通常情况下并非专门针对美国的政治家(小布什是个例外,因为策划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而是将抗议对象模糊化,理解为美国霸权的一种象征,由此提出反对。
在过去,扔鸡蛋、西红柿等物品来表达抗议的手法比较普遍,甚至还有更为激烈的行为主义化表演,20世纪末期已经大为减少。在地缘冲突或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白热化的国家和地区,极端、激烈的抗议手法比较普遍;而在美国一些国家,近些年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撕裂和碰撞,茶党等民粹化浪潮袭来,也造成上述手法重现。事实上,在美国,也有不少学者和媒体就此提出反思,投鸡蛋、西红柿等激烈抗议方式,目的是羞辱、“打倒”对方,主动促使价值撕裂和碰撞升级,对民主政治和社会秩序都造成严重威胁。
归结起来,表达异议和抗议,完全可能通过较为和缓和节制的方式,这为促成问题解决、实现妥协、达成共识创造基础。这也是政治和社会发育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体现。与之对应的诸种极端、激烈的抗议手法,要么是彻底阻断协商、妥协的可能,发出对立到底的信号,还要借此羞辱对立一方,要么则是弱势一方出于绝望,掩饰恐惧与无助的行为表现。
张能立副教授谈及投鸡蛋、西红柿等激烈抗议方式,流露出赞赏和向往之意,不但认为这值得学习,而且还可以与“追求真理,尊重真理,服从真理”画上等号,能够带来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结果。他的这番观点显然基于误读和狭隘理解。
为学、学术要讲追求真理,要敢于挑战权威和定见,但这跟尊重前人、教师、权威并不矛盾。踩过先师,把权威打倒在地,再投上几枚西红柿,洋洋自得一番,这种做法叫做学术流氓。而一个人基于自信,走向自立、自强,要敢于独立思考,要积极承担其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责任,可以不认同他人的说教、观点和行为——但是真的需要用扔出西红柿和鸡蛋的方式,来表达决不妥协的态度吗?不可以通过对话、运用规则来解决问题吗?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