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人道救援彰显大国责任

2015年04月27日 07:41   来源:长江日报   蒋哲

  邻国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西藏的日喀则等地区也受到地震波及。截至本稿撰文,死亡人数已超过2000。

  8级以上,是为巨大地震,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此时此刻,世界目光共同聚焦尼泊尔。这并非隔岸的同情,尼泊尔和中国西藏境内,中国公民亦在死伤之列,及时出动救援,是国际援助,亦是我们自己的赈灾。相信任何关注地震消息的人,心情都是沉重的,我们迫切愿望救援一切顺利,我们和世界人民一同祈祷。

  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致电慰问。62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很快组成,4月26日上午已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赴地震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危难时刻,中国国际道义选择一以贯之,并且救援规模、行动力抢眼,有很大影响力。

  国际救援是一种国际道义甚至声望的体现方式。近几十年来,大国的内涵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不仅体现于强大的综合实力,也体现于道义担当。相比于政治争端中,国家之间摊派的所谓“责任”,人道援助更显国家责任之真实,道义之真切。

  国际救援并非一厢情愿,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据联合国有关条例规定,国际救援必须在受灾国政府同意的基础上,应受灾国的请求而提供。事实上,受灾国并不是对每个国家的救援意愿都持欢迎态度,欠人情终非易事。中国能参与到印度洋海啸、海地地震、日本地震和此次尼泊尔地震等国际焦点灾难救援当中,这是获得信任的结果——有国家能力的信任,也有国际声望、形象的信任。

  今天的救援已不靠勒紧裤带,只是国家实力向外的自然延伸。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援助的政治色彩浓重,受援国多为中国周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以军事和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更多了务实的态度。近年来,几次严重自然灾难侵袭中,中国迅速、高效地提供援助资金和物资,并赴受灾国展开国际救援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友善、真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回顾历史,国际救援,也有着一个成长过程,今天,无论是能力还是观念,我们的救援体系都更加的成熟。

  国际救援的发展,本身是自我救援能力的延伸。汶川地震以来,灾难应急、救援与善后能力有了系统提升。这些年,中国在国家社会安全最核心领域,做了很多基础工作,资源调度从传统政治动员走向现代科学组织,这是一次国家救援的现代化转型。当然,国际救援也可以反过来为国内救援积累经验,救援的背后,是各种技术资源的组织方式达到更高阶段的契机。

  一个国家,不仅可以在国际竞争中维护自身利益,更能够以道义责任,在更高的层面展现影响,赢得国际尊敬。灾难面前,生命价值的无上重要更加凸显,超越了政治、经济、军事,此种情形的国际合作,有时更单纯、纯粹,今天的中国致力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伸出救援之手,是为所当为。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