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共21条,涉及社会治安防控的多个领域,包括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明确中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这是中央给出的判断。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保持持续稳定,民众安居乐业,但也不应回避,社会治安形势仍较严峻,正如中国社科院所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曾提及的,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多发;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可能会持续增加。社会治安形势较为严峻有其必然性,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转型期难免出现贫富悬殊,矛盾凸显。
正因为如此,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无疑极有必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民众就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安居乐业就是虚妄之谈。人心思稳,任何破坏社会稳定、伤害无辜生命的行为,不仅激发民众对犯罪分子的极端厌恨之情,也更加使民众期待社会和谐有序。
如何编制“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按照中央的制度设计,措施包括建信用代码制度惩戒失信,严防针对公共场所暴恐袭击,娱乐服务业推动实名制登记,视频监控覆盖将越来越密集,全国中心城区全网格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助阵治安防控,早晚高峰人员密集场所巡逻,排查偏远农村、城乡接合部,社会治安实行“一票否决”,重奖群众见义勇为提供线索等等。这些措施有点有面,不仅重点突出,还涵盖全面,不仅借助先进的技术优势,还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比如重奖群众见义勇为提供线索。
强化社会治理,需要发动民众力量。民众最关心自己的安危,也最有力量,对违法犯罪活动保持警惕性就容易发现线索。拓宽民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于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给予重奖,将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也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有学者说过,社会治安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执法部门责无旁贷,每个公民也应该有力出力。社会治安良好,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形成强大合力,离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便不会遥远。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