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面对“烤火治病”,当促医改升温

2015年04月15日 07:43   来源:齐鲁晚报   吴金彪

  近日云南小伙贾槟珲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照片,他半裸着身子躺在两根木架子上,木架下面是燃烧的炭火。如此坚韧,肯定不是要练赤阳神功;贾槟珲在微博中解释说,他要用火烤死体内的癌细胞。

  从科学上来说,这就是个笑话,如此炙烤,非但不能杀死癌细胞,估计连正常细胞也会被烤坏。小伙子不傻,而且最近才娶了媳妇,如此折腾,还要用微博宣以示人,无非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多筹集一点善款,早日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恢复健康,正如微博中所说,昂贵的移植费用让他无力负担,但是他“怕死,也不想死”。

  又是一个负担不起医疗费向社会求助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我们也似乎已经见惯了这样的奇异举动。为了治病,无数的普通百姓正在抛却尊严,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此类事件的“多发”,人们对其敏感性也在逐渐降低,再去重复“卖身”治病已经吸引不了多少人的目光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吸引社会注意已经变得越来越有“门槛”。而这种“门槛”,往往让深陷病痛的人更加无助。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然而在很多农村地区,“小病扛大病拖”,依然是普遍现状。他们不敢走进医院,并不是因为“坚韧”,而是因为他们明白,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动辄几十万元的医疗费足以击垮他们,他们无力与之抗争。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们,伴随着生活的拮据,各种疾病也纷纷找上门来。

  笔者采访时,就多次遇到因白血病而遭遇困境的家庭。“只要能救命,怎么都行。”在高额的医疗费面前,很多人已经开始变得“委曲求全”,无条件地配合着各种采访,对于炒作,他们不仅不会排斥,还“举双手欢迎”。

  贾槟珲的事看似是个笑话,可是我们却笑不起来,因为它戳中我们社会的痛点。对于他们的痛楚,我们目前只能一个个解决,谁先“冒头”解决谁。社会并不缺乏有爱心的人,相信云南小伙的50万元医药费很快就能凑齐,然而这样的事情隔一段时间仍旧会再次袭来,而且可能以更加匪夷所思的方式。

  医改是复杂的,大病救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承认改革的困难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无力者的痛苦可以无动于衷。前段时间重庆医改闹得沸沸扬扬,医改虽然失败了,但是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为未来的医改提供了经验教训。也许我们目前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类似尝试和直面变革的勇气。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便宜治病”的执念,你真懂?    2015年10月15日
  • ·“治病树、拔烂树”须干净彻底    2014年12月25日
  • ·治病历之病还需“阳光疗法”    2014年12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