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职业年金制“添花”养老更利于人才流动

2015年04月08日 10:50   来源:人民网   井桥夕

  日前,国办印发办法明确自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将实施职业年金制度。简单说,就是在已有的养老保险改革基础上,再加上一道安全阀,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目前的规定是缴费基数不变,单位交8%,个人交4%,总体上看与企业相应制度差别不大。建立这一制度,实际上是给养老再添助力,属于锦上添花。

  然而,有声音认为,公务员的工资较低,前后两次养老保险的扣除,对其负担增添太多,不利于稳定收入、稳定队伍。进而,也有人联系上所谓的公务员跳槽,似乎觉得改革逼走了干部。类似的观点不少见,比如前一阵子有人借口反腐败、改作风,指责春节之后公务员跳槽同比涨了三成。

  种种说辞,细究起来,大体上似是而非。

  首先,从事实层面来看,跳槽数量至今未见明确的数字统计,并且,跳槽与薪资调整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很难建立。实际上,无论反腐倡廉,还是公务员的收入合理增长,以及这次的养老保险改革,都是旨在建立更科学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公务员群体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做好公仆的角色。相比以往的财政全包干的养老办法,职业年金更富弹性,更有利于退休后生活质量的保障。

  这样的现代化制度安排,也是国际通例。西方文官制度中,对公务员的养老保障,与企业职员并无明显差别。在养老保险并轨之后,职业年金制度更进一步将体制内外的鸿沟填平。再往后,随着工资薪金的合理增进,仅就收入这一层级观察,政府与企业的工作并无太大差别,这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人事即政治。人才的流动,好比“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只有动起来,才能活起来。这次改革对职业年金的缴纳、提取、转移的规范,打通了以往可能存在的壁垒,实际上是在鼓励大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为公务员聘任制等改革留出了空间,准备了后手。当收入与身份不再死死绑定,人力资源的红利必将充分绽放,让合适的人去到合适的位子上,摒除后顾之忧,真正沉下心来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职业年金制度促养老金融发展    2015年04月23日
  • ·“双轨制”是个复杂的情况    2015年04月15日
  • ·莫让职业年金固化为身份年金    2015年04月10日
  • ·“职业年金”的制度润滑作用    2015年04月08日
  • ·在改革视野中理解“职业年金”    2015年04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