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医院院长之间聊天,都是问做了多少亿的营业额,而不是治好了多少的危重病人。”昨日上午,一直以讲真话、敢讲话著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2015中国医院竞争力论坛上,明确表达了对目前大医院医改的不满。“来找我看专科的病人,有甘肃平凉来的,也有齐齐哈尔来的。如果基层医疗能够做好,他们根本不用横跨大半个中国来找我看病。”钟南山说,对于目前医疗体系内的强干(大医院)弱枝(县级、基层医院)现象,钟南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3月31日《南方都市报》)
有道是“在哪座山唱哪支歌”。假如商人之间的话题,一点“利益”都不沾;学者的朋友圈里,一点学术话题都找不着,恐怕难言正常。既然如此,医院院长之间聊天,按说也就少不了“在医言医”。于是,当医院院长之间热议的,竟然并非治好了多少危重病人,而是“做了多少亿的营业额”,医院院长何以有了“商人”头脑,自然难免遭遇质疑。
正所谓“言由心生”,被医院院长们挂在嘴边的“营业额”,现实中也必然是院长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当医院院长们纷纷钻到了“钱眼儿里”,当营业额成了院长们的心头大事,如此“商人化”的思维之下,医院营业额的“羊毛”会出自哪儿,饱受诟病的“看病贵”,至此似乎也算是找到了终极答案。
不过,假如仅仅因为营业额成了医院院长之间的聊天话题,便认定院长的角色错位,医院在唯利是图,却也不免冤枉。事实上,医院院长的职责究竟是啥,一直以来其实也不乏误解和偏见。尽管医院的职责在于救死扶伤,但医院院长的职责却在于为实现这一目标实现运营商的支撑。且不说私立医院的院长,本就与公司CEO的角色并无区别,国外很多医院院长甚至完全不是医学出身,而是学工商管理出身的CEO,其职责也相当明确,只要经营管理好医院就好了。既然如此,医院的财务状况、盈利状况、现金流、营业额,院长不仅要为这些经营指标多操心,这些指标同样也被用于考核院长的能力与业绩。从这个角度来看,院长之间聊“做了多少亿营业额”,应该说也是术业有专攻,并非什么错位之举。
至于说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院长不宜唯营业额是瞻,但问题在于,国内的公立医院院长,在营业额上的压力,其实一点也不比私立医院来得小。例如,花上千万元买的医疗设备,上亿元盖的大楼,院长要向银行贷款,但贷款用什么还,当然只能是医院的创收和营业额。可见,即便是公立医院的院长,依然要面临巨大的营业额压力,压力成为话题,也就并不意外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指责钻进“营业额”钱眼的院长,究竟是什么让营业额成为院长们最关注的头等大事,如何才能让“治好了多少的危重病人”入院长们的法眼,医院院长的角色与职责究竟该如何定位,或许才更需反思。至少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医院的公益性如何体现,又如何体现在对院长的考评中,如何把院长从财务指标甚至还贷压力中解放出来,让其能够也必须关注医院运营的公平与社会效益,也就更需院长职责与角色的归位。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