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从广州塔、海心沙到花城广场、西塔、中信广场,璀璨的灯光一路熄灭;在深圳,京基100大厦关闭户外玻璃幕墙,莲花山举办草地音乐会,地铁龙华线关闭广告灯箱……昨晚,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地举行,每年这一天网上都会传出“熄灯一小时危害电网安全”的说法,广州供电局昨日明确表示不会(据3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项倡议一经发出,立即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每年的这个周六晚上,不仅很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会熄灯一小时,不少高校乃至居民家庭也纷纷关掉点灯家用电器等,走出家门享受无碳的“黑暗世界”。这不仅标志着低碳环保的“全球共识”,更意味着节能减排和崇尚健康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和选择。
但很显然,应对和共同抵御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节约电力,远不能仅仅依赖这一年一度的“熄灯一小时”,单纯的为响应“地球一小时”,关掉某些必须的照明设备,非但是对这一倡议的曲解和误读,由此造成某种不利后果,反而是一种得不偿失。倡导“熄灯一小时”的本意,从“大道理”上讲是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从“居家过日子”的道理上说则是养成节电、节水等节俭的好习惯;就事论事而言,绝大多数普通居民家庭对于电和水的节约都比较在意,尤其是在节电方面,不少家庭虽然经济状况不错,也添置了不少大功率家用电器,但使用效率却普遍不高,某些电器甚至“一年难得用几回”,尽管这与居民个人的节电意识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电费需要自己买单。也正因为如此,在多数居民家庭中,基本都能做到“人走灯灭”,可供节电的空间已经压缩到相对极致。
但是,在居民家庭节电意识非常普遍的同时,属于公费支出的公共设施用电却呈现出明显的浪费现象,尤其是某些城市甚至乡镇的所谓景观建筑,为了营造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视觉感官,滥用灯光几乎无处不在,笔者曾到一些乡下晚间看到,远处的村庄农户家中灯光昏暗,人影稀少的乡镇政府门前广场上却是灯火辉煌,即便是风雨交加广场上空无一人,各种灯光也是灿烂依旧。某些县城或乡镇,为了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在与邻县、邻乡镇的交界处,突出建造数百米甚至数公里的“面子路”,不仅路况一线之隔天壤之别,“面子路”上的“面子灯”也是倾尽奢华,白花花的灯柱非但让过往行人车辆感觉极不适应,甚至会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这些过度的灯光照明不只是浪费了过多电力,更折射出地方主政官员节能意识的极度欠缺。如果这些地方只是在“地球一小时”里灭灯60分钟,随后一切照旧,这样的“关灯一小时”确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从广州电网实际运行数据显示也能看出,在今年“熄灯一小时”期间,尽管从广州塔、海心沙到花城广场、西塔、中信广场的灯光一路熄灭;但对于整个广州电网负荷的影响甚微,这一方面说明居民生活用电并没有因为参与“地球一小时”刻意关灯闭户,节电节俭已成常态。另一方面更说明公共设施,包括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任然存在很大空间。照明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本身并不大,而这其中能够“斤斤计较”的大多又是居民家庭,因此提升公共设施乃至公共设施管理者的节电意识,所起到的作用就尤为明显。
实际上,由于公共设施尤其是政府机关单位用电,往往用多用少都是公共财政埋单,不存在量化制约或标准限制,也就使得一些人在家是“节电模范”,在单位是“浪费大王”,并没有自觉养成资源节约意识和习惯,只是把节电作为是否自己掏腰包的一种选择。由此可见,响应“地球一小时”不能局限于“熄灯60分”,如何通过这一倡导方式,让所有人都能自觉养成随时随地节约资源的好习惯,让“地球一小时”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根,成为实际行动的分分秒秒,这才是最需要思考和探索解决的大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