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领域的创新之争

2015年03月25日 09:45   来源:人民日报   姜奇平

  随着苹果、谷歌等公司高调进入移动支付领域,三星电子近期也正式对外发布“三星支付”,移动支付的发展和竞争骤然加速。移动支付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引得科技巨头纷纷进场,要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分一杯羹呢?

  移动支付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为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对大多数用户来说,移动支付意味着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便利化;对科技公司而言,移动支付却并非是简单的支付方式改变。

  桌面互联网时代有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什么呢?经过各种探索发现,移动支付是介入未来互联网的入口,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入口。通过服务收费口控制服务将成为竞争焦点,这一点已趋于明朗化。科技巨头涉足移动支付领域,目的就是控制对互联网的介入,进而掌握服务化时代的主动权。

  最近在互联网前沿,“介入(Access,又可译为参与、使用)”这个词非常流行。“介入”是相对于“拥有”而言的。移动支付本身(如佣金收入)并没有多少价值,令它价值连城的是作为控制战略资源(信息和服务)入口的地位。例如,用户要通过移动支付“介入(使用)”互联网,就必然为大数据留下可供分析的个人信息,必然会形成路径依赖。由此产生的商业利益,才是商家关注的重点。对移动支付的争夺,是站在全局高度发出的一个前兆信号:互联网潮流正从产品模式(如按拥有产品收费)向服务模式(如按介入使用收费)过渡。

  移动支付产业竞争的实质是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之争。哪里的互联网市场创新得到的支持更多,这个地方最有活力的科技巨头就更能占据主导地位。在过去半年里,苹果在美国已经快速占领和主导了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谷歌则兼并了移动支付公司SoftCard,开始与运营商联手。如今三星公司也加入移动支付领域,将凭借与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在业界展开激烈竞争。在中国市场上,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和金融企业围绕移动支付的博弈也在展开。在未来的国际移动支付竞争格局中,美国巨头的优势在制度创新上,中国的优势在市场创新上。由于美国信用卡过于发达,反而影响了民众对“刷手机”的接受程度。中国如果加大移动支付的制度创新力度,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有可能超越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从以往互联网支付发展看,技术强弱并非决定因素。最好的技术败给次好的技术也不稀奇,这点与当年的摄影制式之争类似。目前,移动支付上的近场支付技术(又分为NFC和类Square两类及子类)、远程支付技术,包括传统的磁场支付技术,呈百花齐放之势。而阿里巴巴等推出的快捷支付,主要是模式创新。谁笑在最后,主要取决于各方力量利益博弈,而不取决于技术本身。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