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高奖金达100万元的大奖,目前正在四川大学开展评选工作。3月17日,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网络票选活动正式开启,15位候选教师正接受师生的网络投票。从2014年12月底启动评选以来,这项旨在激励教师潜心于本科教学的大奖,遭遇了激烈的争议,引发了师生们的关注。(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无非是想通过奖金的杠杆,撬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让课堂上出现更多教学“好声音”。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卓越教学奖”一推出,却引来潮水般的质疑声。甚至,部分在候选名单之内的教师,也高调抵制。高校重视教学的初心,社会是认同的,教师也是支持的。可为何“卓越教学奖”却遭遇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呢?
“卓越教学奖”遭遇尴尬的境遇,首先是因为奖项设置不接地气。“卓越教学奖”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15位候选人争夺11个获奖名额,看似中奖的概率很大。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大多数课堂“好声音”,连参与票选的机会都没有。试想,奖项设置如此不接地气,又怎么能获得教学型教师的认可呢?同样,100万的重奖,看似诱惑十足,却因离普通教师太远,激励效果有限,不容易形成“拼教学”的气氛。
其次,“卓越教学奖”的评价规则,也有待商榷。对大学教学而言,谁的教学水平更胜一筹,并无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上课就像“段子手”,学生上课笑声不断,可知识的传播效果并不好;有些老师讲课看似枯燥无趣,却附加的信息量很大,听起来受益颇多。因此,仅仅组织学生用网络投票,选出的未必就是卓越教师。
要改变“卓越教学奖”的尴尬处境,一是要让奖项的设置更科学合理。比如,让更多的课堂“好声音”,有机会获得荣誉,令“卓越教学奖”看得见摸得着。二是,改学生票选为综合评价,排除失真的因素。当然,要真正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培养中青年教师成为课堂“好声音”,关键还是要平衡教学与科研在职称评定中的权重,让教学型人才也能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平衡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让“卓越教学奖”不再尴尬。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