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裴珍珍:打造利用外资“升级版”

2015年03月18日 07:2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大幅降低,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明显扩大。这对于构建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打造利用外资升级版的有力举措。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上海自贸区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使得吸引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据统计,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26万亿美元,其中我国高达1196亿美元,流入量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优势依然明显,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对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抱有信心,乐于在华继续发展。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无论是实现短期经济增长还是长远持续发展,都需要我们以改革的思维、以更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更好地发挥吸收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新版本,革除一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弊端,放宽外资准入,适应了外商投资对营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法律环境的迫切需要,必将成为更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新的催化剂。

  放和管是车之两轮。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在放宽外资准入、保护外资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勇于向冲击法律底线的垄断行为“开刀”,切实防止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滥用支配地位,坚决对其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说“不”。只有把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都管好,才是经得住考验的“升级版”,才会让外资真正受益、让中国经济真正受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裴珍珍)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外资进入中国,不是有钱就行    2016年02月23日
  •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2015年12月09日
  • ·利用外资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2015年05月04日
  • ·外资来袭对银联影响几何    2015年04月2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