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低迷、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处于低位运行的同时,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屡创新高。未来应将服务业向外资开放,提高跨国并购水平,注重反向投资,并加强开放载体建设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处于低位运行的同时,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屡创新高。虽然目前有些争议的声音传出,但中国利用外资潜力巨大却是不争的事实,扩大开放、挖掘潜力的相关措施也正在产生效果。
联合国贸发组织每年都会针对世界各国的投资促进机构和跨国公司高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1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对外商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是跨国公司最优先选择投资的东道国。尽管在华外资也出现了投资转移或撤资现象,但并非中国独有。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发跨国公司做出战略调整,重塑全球价值链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跨国并购和资产、业务重组;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劳工、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困难;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带来一部分企业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变迁和创新,导致母公司竞争力下降,调整全球布局。这些情况并非仅仅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另外,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部分企业也会因在新的需求结构中找不到合适定位而退出中国市场。
总之,要从世界全球化布局、母公司战略、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等综合视角看待在华外资撤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过分夸大。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反垄断措施,对多家外资企业开展调查并做出处罚,许多人将其视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表现,这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为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外资企业加强监管,只要这种监管是基于国际规制和透明性、公平性原则的,就是必须的、合法合理的,就与东道国投资环境是否恶化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商投资潜力不足、来源国(地区)过度集中、与发达国家双向投资不平衡、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均衡、跨国并购比例过低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把中国进一步吸引外资的潜力变成现实,是急需做的事情。
首先,服务业应尽快向外资开放。长期以来,中国吸引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自2010年以来,服务业才超过制造业。2015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占61%,制造业为30%。但是,服务业中还有很多领域是外资没有进入的,潜力巨大。
其次,提高跨国并购水平。目前,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正在加强供给侧改革,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鼓励跨国并购、提高并购水平应该成为重要措施。
再次,应注重反向投资。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以来,双向投资基本实现平衡。“走出去”企业的反向投资,应成为吸引投资的新来源。
最后,加强开放载体建设。长期以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目前,中国创新成立了种类繁多的新型开放载体,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特别是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及其在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自由、要素流动、职能改革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都将为外商来华投资提供新机遇。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葛顺奇)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