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近日正式发布,部分岗位学历条件降低为中专、高中学历。据悉,此举主要是为了着力解决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招人难”问题。
公务员考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为了确保应聘者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难免要在学历、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设置一定的门槛。然而,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公务员考录也需融入“异质思维”;只有因地制宜,公务员招录才能更有准头。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在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均衡的情形下,社会中各个角落的资源都迅速地向有限的大中城市积聚,发展的机会也就越来越集中在这些地方。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大中城市公务员职位成为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却乏人问津,显然需要公共部门在考录政策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与革新。
在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今天,边远地区的基层岗位对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边厢,高学历者不愿意“放下身段”;那边厢,一些农村精英却由于受到学历门槛的限制,难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降低学历门槛,给予农村精英一条“争上游”的渠道,给予他们更多人生突破的可能性,何尝不是一种“双赢”之举。
“高中生报考公务员”一方面扩大了公众参与,有助于缓解边远地区基层岗位“招人难”;另一方面甚至能实现对农村精英的网络吸纳:在现有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一些“能人”、“强人”因学历门槛的限制,面临着“上升无望”的无奈和艰辛;在公务员考录中给他们一个通道,在本质上就是给了一个阶层或者说一个群体“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边远地区乡村的空心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才的流失。当青壮年劳动力在乡村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的时候,难免会成为“漂泊的候鸟”。给予这些游走在城乡夹缝地带的边缘群体更多的制度护佑,他们的人生,才会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一个好的公共政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激发社会活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生报考公务员”的适应范围能不能更广阔一些、使用价值能不能更高一些?这一切,既需要社会治理视野的转变,也离不开人才观念的重塑和更新。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