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发现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与滨江中路交汇处的路口处增添了30多个形似“油麦菜”的绿色塑料假花盆景花卉,吸引了过往市民的目光。有市民戏称:“弄了这么多盆的塑料假花,看起来还真像油麦菜,可就是吃不到啊,感觉真是有点浪费了”!(3月16日人民网)
对于吉林市日前增添塑料假花造街景的做法,不仅市民有戏谑之词,媒体舆论更是站在地方政府施政理念失衡的高度质疑和棒喝。“面子工程”、“作秀”的观点铺天盖地,似乎当地政府的工作因为沾上“假花”二字,就一无是处。造假、作秀自然不值得提倡,但利用假花为地处严寒的东北城市增添一抹新绿,未必就那么有碍观瞻,必须深究。
其实,仿真塑料花卉并非洪水猛兽。无论是百姓居家过日子,还是超市、会场,用塑料花卉来装点环境、烘托气氛者,并不少见。塑料假花长期在花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公众也普遍接受和使用。再说了,日前的东北,在季节上虽说也是阳春三月,但除了日渐消融的银装素裹,仍旧是冰冻三尺,并不太适合植物的栽种。在此情况下,当地政府用绿色假花创意街景,给市民带来春天的感觉,多少还是有些合理性的,怎么能一味地否定呢?再从“物竞天择”的角度看,在东北地区,虽然严寒,但耐寒的绿色植物肯定也有,当地政府没有选择用植物来绿化,想必也是基于成活率、成本方面的比较考虑,是在节约公共财力,哪有一些言论认为的那么偏激和严重?
透过现象看,“假花”之所以如此夺目,带来“假花障目不见其他”的错觉,根源不在花卉的真假,而在于当地政府信息公布的缺失上。公众对于政府用塑料假花造街景的决策过程以及缘由、目的、意义没有应有的参与和知情,或者政府政务不够公开,就会“雾里看花”、疑窦丛生。由此产生迥异甚至于对立的舆论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政府的任何一项决策,不管初衷有多么美好和为民,都不能忽视两点,一是决策要有民意基础,充分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群众参与权,不能高高在上、闭门造车;二是要阳光决策,把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让公众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这样,不仅有利于把政府的决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而且有利于政府在舆论的纷争中占据主动,拥有基于事实的更多话语权,塑造群众信赖的政府形象。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