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建立治霾公信,要舍得挥泪斩马谡

2015年03月17日 07:00   来源:红网   郑渝川

  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至少15个省份签订了治理雾霾,力保蓝天的“军令状”。一些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力”“铁腕”“最严格”等强硬措辞屡见不鲜。但据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90.1%。对此,绝大多数作出过承诺、立下过“军令状”的地区都避而不谈。(3月16日新华网)

  去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在这前后,不少省市县的政府都以不同方式表达出对污染宣战,坚决治理雾霾的决心,签订“军令状”就是方式之一。

  应当说,地方各级政府提出“壮士断腕”、“铁腕治污”,并公开签订“军令状”,还有某地领导宣称治不好空气污染“提头来见”。这些表态相比过去在对待雾霾等污染的较为暧昧态度而言,是一大进步,可以借此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机制。在此过程中,也将显著的提高环保部门在同级政府部门中的话语权。并且,很多地方作出相关承诺之后,政府部门的确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这也带来不少地方空气质量有所回升的结果。

  经过一年治理,尽管有所起色,治理雾霾的成效仍然远远不能让人满意。这当然会让人感到万分尴尬。相关地方的领导应当意识到,之前之所以轻率的提出一个根本无法达成的治污目标,跟风提出一年期或几年期的“军令状”,仍然是因为对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工作的轻视,又基于这些年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经验而高估了政府污染治理的能力。

  治污承诺未达成,“军令状”成笑柄,实际上也为这些地方的领导认识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工作的艰巨性,认清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提供了机会。只有正视之前工作不足、认识偏差,并就轻率承诺治污目标、跟风立下“军令状”承担起责任的情况下,才可能赢得市民信任,才可能扭转雾霾等污染治理中的不利局面。

  固然,如果承担上述责任,很可能意味着一些地方的政府主要领导、环保部门负责人要因此去职。不排除这些领导在过去一年中为治理污染投入了很大精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若是因此去职,将不免委屈。但问题是,“军令状”的含义人皆共知,相关地方的领导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对“军令状”避而不谈,不仅无法平息质疑,接下来的污染治理还可能面临公信不足的困境。因为排污而受罚的企业、公民完全有理由质疑治污部门“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也就是说,政策公信、政府承诺信誉的建立,必然要以失信者受到惩罚为前提。

  事实上,只有迫使各级各地兑现污染治理的“军令状”,才能迫使雾霾等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治理方案趋向科学化,而不是屈从于个别领导的个人意志。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从严治党军令状,不是随便说说    2016年06月07日
  • ·治霾军令状不能沦为废纸    2015年03月17日
  • ·治霾“军令状”不应沦为口号    2015年03月17日
  • ·岂能签订儿戏的“治霾军令状”    2015年03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