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至2014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连续19个季度的回落。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
但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是不对的。因为这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第一,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到2020年,将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难以实现。按照翻一番的要求,在2011年至2014年已有基础上,从2015年起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增长6.7%。若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就不可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了。
第二,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将会严重影响社会预期和企业投资。按照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从2015年起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需年均增长6.6%。若下行过快,平均增速低于6.6%,那么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就成了问题。即使勉强翻一番,但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长率会出现一条从2010年至2020年连续长达11年的下行轨迹。由此会造成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预期,极不利于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进而严重影响企业投资,并由此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第三,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将会影响财政收入增长。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8.6%,为1992年以来,即23年来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今后,若经济增速一路下行,财政收入增速也会一路下行。这样,需要财政支持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改革举措的实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扩大、收入差距的调节等等,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
首先,要厘清认识,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一路下行。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会下台阶,这是客观规律。但 “大幅度”下台阶或长时间一路下行,并不是客观规律。特别是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其次,要改革宏观调控思维方式,由守住“下限”转为把握“中线”。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中线,可使宏观调控上下都有回旋余地,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目前距离通货膨胀上限之间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要改革宏观调控方式,由应急式的项目应对,到中长期的总体应对。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