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八,节后第二个工作日,作为重庆旅游窗口之一的沙坪坝区磁器口依然人头攒动。不过,不少人尽兴游玩的同时也遇到尴尬事:女厕外排起长队,有些内急的大妈不得不冲入男厕解决问题。记者在公厕外观察1小时,发现闯男厕的女性就有8名,均为中老年妇女,其中有3人带着小孩一同如厕。(2月27日《重庆晚报》)
现如今,大妈很“知名”,大妈也常惹“争议”。然而,看罢上述这则消息,我却很是体谅于大妈们的尴尬与无奈。犹记得几年前,在广州市越秀公园旁的一个免费公厕旁,几名女大学生上演了一场“占领男厕所”的行为艺术。她们希望借此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从而缓解女性在公共场所的如厕难问题。
说到优先照顾女性方便权的“他山之石”,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举措就颇值点赞。从2006年至2011年的5年时间内,特区政府两度调整女厕配置比例,把男女厕比例从最初的1:1提高至1:1.25,随之再升级到1:1.5。透过女性如厕公平的小事,足以窥见在执政者的眼里,任何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其实都应该是服务者心中的“大事”。
女人更“方便”,性别更平等。应该看到的是,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和城市已经越来越关注女性方便权的提升与落实。譬如2011年3月,广州市城管委就专门制定了《关于提高公厕女性厕位比例实施意见》,提出对公共场所新建工程男女厕位比例不低于1:1.5的要求,并要通过立法,将此作为一项强制性的执行条款。但实话实说,由于历史的“欠账”和行动的滞后,各地很多市民“不信口号信落实”的焦虑感,一时确也很难得到消除。
提高女性的如厕平等权,看起来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有些时候、有的场合,则往往让人联想到了决策性的落后。浏览媒体报道,人们时能听闻某些城市动辄耗费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成本,兴建起一座座所谓四星级、五星级的“别墅型”公厕;里面不仅有沙发茶几、液晶电视,还要安装空调、添置盆景等等。尽管有关部门也在回应,建造这样的“亮点厕所”,有时是评比“XX城市”的硬性指标,但要营造“观得美”,至少也得跟解决“憋得慌”同等重视吧?
鉴于社会传统和民众观念的因素,类似女大学生“占领男厕所”这样的行为艺术,现在或还不可能引来旁观者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但显而易见,这种“艺术”对有关部门决策行为的警醒意义和触动价值,却是不容置疑和小觑的。所以,作为社会公众,兴许可将“占领男厕所”当作新鲜的谈资,而就一地一范围的利为民所谋者,倒是无妨将“大妈闯男厕”视作一种行为艺术,好好反思并迅速应对“善策憋太久”的民生冷角。(司马童)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