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农户相对分散、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小生产难以与大市场对接,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期货市场具有特殊的交易机制和运行模式,在克服这些障碍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亟待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
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订单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价格波动剧烈,常常导致履约率较低。农产品期货市场可成为订单农业中价格风险的“最终出口”,在解决订单农业履约问题上具有明显优势,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顺利进行。
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交易制度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加强农户对现代市场机制的认知和把握,改变他们在现货市场中的弱势地位。而且期货交易所组织的农民培训和信息下乡等活动,明显提高了农户的市场意识,转变了他们的生产经营观念。此外,期货市场严格的交易制度和交割规则,也有利于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
期货市场对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有利于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期货合约对交割品的等级、质量标准有明确规定,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才能进入期货市场交割,这种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促使农户在种子培育、田间管理、质量检验、物流运输等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并推动农户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客观上促进农业生产和流通不断走向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日益成熟和完善,但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中仍有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突破。首先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对信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期货市场集中了大量有价值的供求信息,但受农村信息传输不畅通的制约,期货市场无法有效服务现代农业建设。因此,应加快建立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其次要创新品种上市机制,持续增加期货品种。要减少期货品种上市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变革高度行政化且多头相互牵制的审批机制;要持续增加期货品种,对上市条件成熟的品种尽快设计合约安排上市;要适时推出农产品期权产品和指数产品,为降低期货交易风险提供多样化的工具。
最后要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中,套期保值者比重偏低,大中型农业企业参与有限,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其交易目的主要是获取投机性价差收益。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建设,应鼓励农户成立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放开对国有农业企业市场避险的制约;同时要在部分地区试点农产品期货投资基金,培育专业机构投资者,逐步优化投资者结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邵永同)
(作者单位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