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境治理责任状更是一份承诺

2015年02月17日 06:54   来源:京华时报   秦川

  各区县不只是与市政府签“合同”,也是与全市民众签“合同”,更是对民众的承诺。

  制定硬措施,按下“快进键”。日前,北京市长王安顺与16区县签订了4份特殊“合同”,就生活垃圾处理、清洁空气行动、严控违法建设、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四项环境建设重点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挂账督办2015年工作。

  目标责任书,顾名思义,有目标更有责任。这份目标责任书,落款双方分别是北京市政府和区县政府,这决定了它的分量沉重,绝非儿戏;责任书目标精细、准确而有区别,不仅明确了各区县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还将之公开。由此而言,各区县不只是与市政府签“合同”,也是与全市民众签“合同”,更是对民众的一份承诺。

  “合同”易签,落实颇难。责任书一签,就是立下了军令状,就意味着必须接受双重监督,一重来自市政府,一重来自公众。若落实不到位,公众自然有话说,而在政府方面则是实打实的考核。诚如督查方案所称,在严控违建方面,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将纳入区县政府绩效考评,重点考核新生违建治理和专项台账完成情况,目标落实不到位将被追责。尽心履责,才能免于追责;不辱使命,公众方能点赞。

  应该看到,这几年,北京已把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首要任务,比如首次采用人代会立法方式表决通过《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等。环境是民意最大公约数,而首都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乎民众健康,还关乎国家形象。王安顺曾要求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坐不住、睡不着、吃不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不断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事实表明,北京这几年的环境治理效果可圈可点,比如,据报道去年北京一级优天数增加三成,还收获了令人回味悠长的APEC蓝。我们知道,治理污染、遏制城市病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必须拿出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的韧力,讲实效、出实招、办实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目标责任书已经签下,路线图已经绘就,时间表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完成任务虽有难度,却非遥不可及。问责毕竟只是手段,有了压力才有动力,而建设美丽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每个市民都有责任,都是参与者、监督者,也都是受益者。相关报道见08版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