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履职难”:干部遭“报复”免职不是一道对错题

2015年02月06日 06:59   来源:京华时报   刘白

  应从此事中看到,民众对政府角色的多样化要求,以及政府转型的多维度标准。以民主测评转变干部作风、助推政府职能转变,更要经得起合法、合理进而合情的考验。

  近日,网曝“湖南省祁阳县环保局因处罚企业,在全县测评中被企业打击报复,导致环保局局长等人被免”。一时间,引发网民热议环保“履职难”,为相关官员“遭报复”鸣不平。祁阳县纪委4日回应称,网闻与事实不符。据悉,此次祁阳县针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民主测评,参与测评的556名投票人,只有40家规模企业,其中仅有2家曾被环保部门行政处罚过,所占比例很小,而环保局两个股室被评为“不满意”的票多达130多张。

  可以说,祁阳官方给出的回应比较详实,也大体完成了其解释功能。但被免职的群体对“企业报复”的疑虑,以及公众对“企业报复环保官员”思路的认同,仍然是一种可理解的态度,是基于“企业强势、环保弱势”经验的正常推理。即便民主测评公开公正,地方政府也要为消除这种心理基础做出更多努力。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应从此事中看到,民众对政府角色的多样化要求,以及政府转型的多维度标准。“环保干部疑遭报复”的新闻,能在网民中引起声援,源自于人们对环保执法的同情,对企业左右地方政策现象的愤怒。而祁阳官方的解释显现出了一定的说服力,是因为人们对民主测评的好感,对政府引入群众、企业监督的认同。这件事不是一道简单的对错题,如果单独询问,恐怕大多数人对两者都会持认可态度。

  也即,当在环境保护、安全监督、食品监管等层面上讨论时,公众希望政府部门显现出强势和震慑力;当在“办事难”“审批难”语境内讨论时,人们希望政府能彻底改变以往的“强势”印象。这看似矛盾的要求,其实道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点:“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并非只有单一的关系,也不是“政府服务于企业”或“政府管理企业”这类简单的定性可概括,而应形成一种合理的张力。

  政府改革之难,由此可窥豹一斑。但这也不是说,微观层面的政府转型就无章可循,起码要严格保证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尽量保证制度出台、改革设计的全面和周密。具体到祁阳一事,就有专家指出,因民主测评低就免职干部于法不符。此外,以民主测评一项来判断部门工作得失也稍显偏颇,环保工作的成效更须参照当地平时的大气、水域治理水平和污染物排放量来判定。这些缺陷,其实也是公众对此次环保干部免职的质疑和猜测产生的土壤。

  以民主测评转变干部作风、助推政府职能转变,无疑是好事。恰是好事、恰是改革探索,就更要经得起合法、合理进而合情的考验。“环保干部疑遭报复免职”一事中存在的争论空间,应给所有努力在深水改革中突围的地方政府带来提醒。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