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冯巩连上春晚30年:再见老面孔 该喜还是该忧

2015年01月29日 07:13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苑广阔

  据《长沙晚报》前日报道,央视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举行终审。自1986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起,从来没有缺席过央视春晚的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春晚常青树了,如果顺利,冯巩将连上春晚30年。央视春晚作为中国收视人数最多的大型晚会,一个演员能够在此走过30年,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成就和荣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连上春晚30年”又是一件让人高兴不起来,甚至是令人担忧的事。

  笔者承认如冯巩一样的“春晚老人”,30多年来向观众奉献出了无数的经典文艺节目,给全国亿万观众送来了无限的笑声与欢乐,他们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春晚老人”的作品,并非年年都是经典,并非个个都令观众满意。尤其是时代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可他们表演节目的套路却没变。这也就意味着,一些人眼里的春晚常青树,很可能也已经成了一些人眼里的春晚“钉子户”。

  前几年,网络上曾经热传一个“最不想看到的春晚十张脸”的帖子,包括赵本山、郭达、黄宏、蔡明等春晚老面孔悉数上榜。难道这仅仅是全国观众的一种喜新厌旧吗?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演员捧上的春晚年夜饭,不符合现今观众的胃口。

  从这些演员个人得失的角度来看,跟无数梦想了一辈子都无法登上一次春晚舞台的各路艺人相比,他们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一个舞台上长盛不衰;再说,即便离开了春晚舞台,他们一样可以以评委、导演等身份为春晚做贡献,为全国观众做贡献。

  “连上春晚30年”的背后,是国内曲艺的后继乏人,是中国群众文化创新面临的困境。那么,要想寻找人才,要想创新,何不从春晚老面孔让贤开始呢?把机会让给更多年轻人、新面孔,说不定春晚又是另一番精彩。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新年首虎的两张面孔    2016年01月18日
  • ·博物馆也可以不板着面孔    2015年10月16日
  • ·从全球面孔感受中国温度    2014年12月30日
  • ·布衣&富豪 院士可以有更多面孔    2014年04月2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