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不该成为监管“盲区”

2015年01月28日 07:31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赵昂

  在今年北京市地方“两会”上,副市长程红表示,该市工商局受国家工商总局委托,承办全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今年该平台第一期将上线。在这一平台上线后,将推出电商黑名单,便于消费者识别。

  而就在本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去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在对多家知名网购平台的重点商品的抽查中、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中,只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其中有的网购平台正品率不足四成,手机则是正品率奇低的商品门类。

  不过,颇令人玩味的一点是,有的网购平台一直在对外称自己假货少,甚至认为网购平台上假货多的消费者,要么是没有网购过,要么是“贪心”,相信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到极好的东西。

  诚然,或许监管部门认定的假货标准,与电商平台自己认定的有所不同。国家工商总局在这次监测中,统一将假冒伪劣产品,翻新产品,非授权正规渠道、含量与宣传不符产品,无3C认证、非中国内地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的产品列都为非正品。通常而言,不合格产品,山寨、水货、纺织品、盗版产品,都属于侵权产品,但侵权方向和程度不一,电商的判断标准,往往与监管部门不见得一致。

  造成网购平台非正品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多样的。虽说许多非正品商品出自于个人网店而非网购平台直营店,但网购平台却不能推卸其在网店准入把关、商品信息审核方面的漏洞。电商平台原本引以为傲的信用评价体系,最终也被曝光有许多缺陷,例如个别商家骚扰打中差评的消费者,以及删差评、刷好评的灰色产业链存在。

  其实,网购平台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商品质量,网店的税务问题,商品的三包问题,也一直存在。而消费者与网店经营者所在地不一,使得消费者维权成本增加,监管部门监管难度增大。

  每一次有舆论提及这些问题,总有一种声音认为:网购本身是新生事物,而且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就业的促进作用很明显,应该给予宽容心态,现有的一些规定,或许不适应网购发展。但是,这种适度的宽容,并不意味着网购平台可以成为“法外之地”。

  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分析,以及信用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健全,网购平台本应比实体商场更有解决假货甚至预防假货出现的能力。

  如果说只为了短期利益,就对自己平台内存在的问题采取默许甚至放任态度。那么,无论是坐拥多少资金的电商,最终做出来的永远只是一个线上“小商品市场”,依靠庞大的交易量而非服务质量取胜。

  随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网购平台的需求,正在从过去的“方便买”变成“买好货”。如果哪家电商平台能够真的通过消除假货,最终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运营模式,那么,其将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