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土炕变天“坑”,服务需反思

2015年01月22日 08:12   来源:红网   刘栋

  近日,有网友曝光,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下海林市(长汀镇)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吃住“天价”,土炕标间3200元/天。对此,黑龙江雪乡旅游局回应称,网曝现象不太可能,目前,他们已介入调查此事。(1月21日人民网)

  对于网友爆料,该镇旅游局回应称:“不太可能”。这个可不可能,不能全凭旅游局的一面之词。而要说3200元一天的土炕标间,乖乖,这难道是“土炕总统套”?如果不是“总统套”,这“土炕”变“天坑”的伎俩是不是太“巧夺天工”了呢?

  对于旅游景区内的天价食物天价水天价住宿,这种所谓的“景区营销”也许我们早已经司空见惯。“去旅游”也就等于要为自己的“吃喝拉撒睡”无条件买单,还是一不菲的单。近年来,每个人对“旅行”的渴求越发炽热,不管是身处哪个年龄段,旅行对于现下的民众来说,无不是一场身心完美结合的释放畅游之旅。人人都向往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抛开工作、抛开压力,让一些回归自然,全身心亲近自然,释放长久淤积在心中的阴霾。

  可是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景区里全是人头攒动的画面,人们像是要被挤成一团麻花,“旅游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各景区的通病。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各地的景区接待的人流量每年都在不管攀升,而造成的问题和景区内的种种乱象也在加剧。人们一边抱怨着景区内的天价,所谓的天“坑”,一边又蜂拥而至,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个死结而且越系越紧。难道是人们甘愿一次又一次被宰被“坑”做“冤大头”?谁都不傻,可我们却在年复一年的做着傻事。关键还是没有找准关键问题,未能对症下药解决矛盾。

  如果“旅行”失去了她所代表的原本意义,那我们还在旅行中追寻什么?英国散文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如果在旅行里身心未得到有效放松,对年轻人未形成思考,没有任何的教育启迪意义甚至还掺杂一丝误导,让老年在回忆里也沾染些许腌臜,那这便不能称为纯粹的旅行了,而只是一次没有目的没有激情的赶路。

  如果有关部门,遏制不住这些乱象,怕是只有人人暂时扼杀“走出去”的想法,等“景区”内不是那样天天的人满为患了,等门可罗雀了。也许他们闲下来,就有空思考一下哪些服务是人们无法接受的,那些“坑”是不应该那么明目张胆挖出来,眼睁睁看着游客往里跳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