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产业中“大制作等同大明星”乱象应该扭转了

2015年01月20日 08:22   来源:红网   涂启智

  “大制作等同大明星”会对影视剧产业产生哪些影响?67.3%的受访者认为会使很多大剧成为烂剧;22.7%的受访者表示过度依赖明星粉丝效应,出不来精品;12.0%的受访者认为会造成明星膨胀,耍大牌;9.2%的受访者表示会造成制作成本分配不合理;6.8%的受访者担心影响创作人员积极性。(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从质量上着眼,影视作品大制作的关键所在,并非剧中角色是由明星还是草根人物出演,而是影视剧是否“精耕细作”,既彰显生活底色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给观众带来情感与思想的冲击波。这些年来,影视圈中大明星“一统江湖”似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制作方也在有意无意地把“大制作等同大明星”。大明星独得一部片酬半数以上,结果只能是电视剧中只剩下一个大明星在那里“搔首弄姿”,其他人仿佛都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为衬托大明星而存在,影视剧质量究竟如何可想而知。

  一部影视剧,明星人物固然在其中占据主要戏份,也是观众瞩目焦点,比其他角色付出更多,获得较高报酬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动辄片酬占到一部剧总体投资50%以上、甚至还有比例高达70%,就未免太离谱。比如《红高粱》电视剧,莫言靠小说改编版权获得1000万元片酬,在中国作家群里可以“笑傲江湖”,然而与主演周迅的3000万片酬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一部戏总投资是一定的,此长彼消,明星一个人片酬就占去了大头,其他人只能“吃风喝沫”。不仅如此,少数明星(除了影视歌领域明星,还有体育明星)凭藉“扭扭屁股”或者在节目里做做游戏,就能轻易赚取让普通工薪族辛苦奋斗十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巨额财富,这种社会正常或公平吗?退一步说,又有几个专家、学者、教授能够获得像明星一样的收入呢?

  明星片酬畸高,高到让普通民众瞠目结舌备受打击,是商业消费娱乐时代各种因素合力推波助澜的结果,但现实如此,不代表就该如此。社会理应反思: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靠科技、教育、文化、实业还是靠文体娱乐项目?是靠专家、学者、思想家、企业家还是文体明星?就像《美利坚沉思录》作者本?卡森所言,“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获得的高额报酬使人们相信这些人才是我们社会上最重要的人物或者拥有最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必须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才让我们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是25英尺三分球投篮的能力还是解方程式的能力?”我们也可这样追问,到底是什么让中国崛起:是明星漂亮的脸蛋傲人的身材,还是科技工作者与作家自由思想锐意创新的能力?

  将“大制作等同大明星”只能带来虚假的短暂的影视繁荣,从长远看明星效应的市场必将日益丧失:明星忙于赶场疲于应付难以静心演绎打动人心的作品;其他配角因为收入相形见绌挫伤积极性,难以真情投入;观众也会逐渐走向理性成熟,对靠“明星脸”招揽生意的影视失去兴趣。

  在电视剧市场由乱转治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之手需要适时纠偏,正像有关专家所言,“治理影视剧市场乱象,要从规范影视剧市场要素入手,加强影视剧融投资和资金流向监控”,使影视剧创作从依靠明星支撑门面回归到货真价实的艺术创作上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