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所没人气,惨淡光景怎么破?

2015年01月16日 08:19   来源:华西都市报   

  少年宫唱起“空城计”、儿童图书馆里摆着营销类书籍……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有名无实”。14日,中办、国办公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附件《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要求给群众提供“对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务。(1月15日新华社)

  苑广阔:很多地方的文化馆,少年宫,都是有场所,无活动,也就成了徒具形式,没有内容,自然缺乏吸引力。所谓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建好各类文化场馆、基础设施之后,就得重点考虑用什么来填充这些文化场馆,赋予它们以鲜活的生命力。

  赵志轩;要消除众多文化场馆门可罗雀的不正常现象,从而聚拢人气,一方面固然需要相关部门履行自身职责、加强管理、提供大众“喜闻乐见”、“适销对路”更接地气、更平民化、更大众化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带有公益属性的文化场馆,更应保持公益属性,必须消除“文化场馆搭台经济唱戏”的逐利心态。

  冯海燕:文化场馆的尴尬表情,其核心问题在于缺乏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如果上级只看文化场馆的“壳子”在不在,不去关心“里子”有没有,或者是对于场馆“里子”缺乏把关和考核,让地方文化馆感觉管与不管一个样,那他们当然乐得清闲。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