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北京市西城登莱小学邀请700余位学生家长进校园话老礼儿,并通过书信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立下一条要遵守的“老规矩”。寒假,孩子们将围绕自己立下的老规矩,规范自己的言行,家长则通过照片等形式记录下孩子的践行过程。(1月13日《北京日报》)
给“新社会”的新孩子,灌输和传播“老规矩”,改变孩子因为“无规矩”而导致的待人接物和处事的不到位、不礼貌和不雅观的现象,让现代孩子多些“老规矩”的素养,多些内敛和稳重,多些彬彬有礼的修养,给孩子的“活泼”和“活蹦乱跳”注入古典的羞涩美感,学生践行的是“老规矩”,带来的是新时代孩子的明事懂理。
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娇生惯养当中,任性有余而理性不足,个性张扬而内敛不足,追求自由而少受约束,久而久之,很容易演变成为没有教养的新一代,甚至演化为自私自利和目无他人。如果能够给现代的孩子多些传统和“老规矩”的伦理教育,让现在的孩子成为知礼仪,懂规矩的“乖孩子”,无疑是孩子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的精神福祉。
“老规矩”不是老封建,更不是宫廷礼仪,也不是官场上的逢场作戏,它来自于民间,是千百年来老百姓自觉、自愿遵守和践行的待人接物规则,是靠生活实践得来的传统规范民俗,是演变和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精华和宝贵的风俗文化遗产。从当前现实来讲,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体现。
不许吧嗒嘴儿、不许斜楞眼儿、不许罗着锅儿、不许嘬牙花儿……很多“老规矩”都是耳熟能详,但在生活中却流于随意。还有一些老规矩是几近消失的,比如敲门不能太使劲,敲三下要停一停,如果急促地长时间敲门是非常不文明的……“老规矩”看似不起眼,但却道出了中国文化中“礼”的真谛。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让孩子遵循老规矩的要求,进而传承它的人文精神。
此前,一些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众多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给父母洗脚等,学校要弘扬传统文化和感恩精神没有错,关键是不能走形式,而要行之有效,持之以恒,进行更走心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妨重拾“老规矩”,通过喜闻乐见的好形式,让学生勤于接受,乐于接受,进而春风化雨,结出人文精神教育的丰硕成果。进一步讲,真的想弘扬和复兴传统礼仪,不妨从多读国学等传统经典开始做起。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