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路遥文学奖公布结果,该奖项自设立之初就受到路遥女儿的质疑。回顾2014年中国文坛,少有影响力的名家名作问世,文学奖评选争议却成为热点——陷入跑奖传闻的鲁迅文学奖、因技术环节差错险被撤销的老舍文学奖、遭遇信任危机的路遥文学奖等。
本应成为激励作家创作、引导读者阅读的文学奖,为何却屡屡陷于争议的旋涡,屡屡是非缠身?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认为争议缘于大家对专业人士权威性的不信任。这个观点或能成立,但也可商榷,因为公众和作家对文学奖的争议,还在于评奖程序、机制的不满和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不满。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解剖的尴尬事实。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尽管各路人士对入选作家和作品有不同看法,但少见有质疑其评选公正性的,也没有人从程序上提出不满,而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都能经得起各种“文学”目光的挑剔。归根到底,文学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和发挥。而在我们各种各样的文学奖评选中,“文学”似乎隐身了,大家争议最多的是文学之外的东西,如不透明,评委“近亲繁殖”,程序不公等,更有甚者达到了对骂和无视的程度。
值得厘清的就是我们的文学奖的权威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丧失的?如果要进行“抢救”,又该如何治理呢?是该从文学本身入手还是从文学之外考量呢?一句话,文学奖的“权威”:来自何处,走向何方?
所谓权威,字面意思就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者说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而无论是专业人士权威的丧失,还是文学奖本身的权威尽失,直白地说就是,文学奖难以拥有力量让民众信服信从,即使在文学圈里面,也难以找到树立文学奖的权威身份。
没有文学就没有奖,离开了文学本身谈奖,是荒谬可笑的。因此,要想回答“文学奖权威”的问题,就离不开对文学自身的追问。从常识判断,唯有用文学眼光审视文学奖,或者说让文学自身的力量来主宰文学奖,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文学奖的权威可能来自专家、作家乃至是政府部门,但最重要的是文学本身。反观当下,太多的非文学因素主导着文学奖,除了金钱的暴力和权力的干涉外,恐怕更有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文学奖评选之所以是非不断,就与文学圈成了名利场有关。
文学的神圣和文学奖的权威相辅相成。只有让文学的神圣之光闪耀,而不是臣服于金钱或者权力,才能重拾权威。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能列得出名的文学奖项已超过百种,文学奖项的奖金也在攀比中不断攀升,获得某些奖项已成为一种名利双收的实惠。与此同时,某些文学奖缺乏公开性与透明度,一些水平不高的作品屡屡获奖,文学奖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种种非文学的因素遮蔽干扰了文学奖的评选,文学奖的评选也有成为娱乐游戏之嫌。曾有作家直接在博客中曝出“某人的奖是通过什么关系拿到的,某人又在评委身上花了多少银子……”的丑闻,相反,文学的神圣和光环被日益消解。文学崇高性的获得和文学奖公正性的重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围绕名利的追逐去媾和文学奖,怎能让其产生文学的力量?又怎能拥有权威呢?当然,也就谈不上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了。文学奖的走向应该是文学本身,而非名利,这也是文学奖自我救赎的理性选择。
文学奖的“权威”:来自何处,走向何方?答案在文学之内,也在文学之外。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