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家属的激烈反对,以及文学界的一片批评声,备受争议的“路遥文学奖”于昨天宣布正式开评。路遥文学奖发起人之一、《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称,该奖项将每年评出一部获奖作品,目前确定奖金为99900元。(1月9日《北京日报》)
即使没有路遥,我们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凡的世界。但是,自从有了路遥,自从有了路遥的那些作品,不同的平凡人生,终于有了具体、感性的文字记录,而且,至今仍然能够拨动我们一度暗哑的心弦,这就是一个逝去的作家留给世界的不平凡。
不言而喻,路遥的文学成就属于他个人,不过,随着路遥及其作品的影响却越来越融入每个读者的生活,在无形中,路遥不再属于哪一个人。阅读他的作品,从中汲取有益于人生的思想,是最为通常的纪念方式。当然,设立“路遥文学奖”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同样会让路遥的社会效应得以弘扬。
一年前,由民间人士发起的“路遥文学奖”正式启动,却风波不断,特别是路遥女儿的质疑,让“路遥文学奖”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不管设立“路遥文学奖”的初衷如何,或许该品味一下路遥作品中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看上去,一波三折的“路遥文学奖”,注定脱不了“平凡的世界”的宿命。
“路遥文学奖”的尴尬遭遇,也是当下文学奖的现实缩影。如果只是假借路遥之名,没有按照文学评奖的严格要求去实施,甚至不过是为了招财进宝的商业目的,那么路遥家人的担心,其实并非多余。再说,时下的各种文学奖项大多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有关评奖的争议还时有发生,正如作家阿来指出的,“很多奖评到最后往往变成了评先进、分果果,打招呼、拉关系的各种不正之风也普遍存在,评出来的一些作品、作家名不副实。”
在众多的文学奖项中,“路遥文学奖”要想办得正规,形成一定的社会公信力,就要摒弃以往文学评奖的局限。虽然文学创作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文学评奖却必须按照文学的内在特征、自身规律,结合通行的社会规范,把值得尊敬的文学作品挑选出来,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使路遥的精神价值得以延续。
当下,中国已经有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不能就此认为已经占据了文学的世界高峰。对于一个拥有千年文学传统的民族来说,在文化自觉、自信的社会大势下,不得不说,诸如“路遥文学奖”的一切尝试,依然显得非常单薄。可见,只要“路遥文学奖”属于文学、属于社会,而不是属于任何个人的话,肯定会如同路遥的作品一样历久弥新。
至于说如何让“路遥文学奖”评选更公正,走得更远,同样可以从路遥的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权威是用力量和智慧竖立起来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