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短发校规培养的是“暴力规则”

2014年12月31日 16:16   来源:南方网   高亚洲

  近日,徐州市西苑中学要求: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头发齐耳。据悉,该校对学生发型的要求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近日的“升级版”遭到不少学生吐槽:“太冷了”、“女孩头发这么短,出去人家还以为是男孩”。该校德育处则表示,此举是为了树立学生们的规则意识。(12月30日《现代快报》)

  从44厘米距离到长胖一斤罚款50元,从打卡就寝到床铺不许拉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奇葩校规何其多。更奇葩的是,每一个奇葩校规后面,大多站着一个正襟危坐的理由。比如这一次,校规——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头发齐耳,竟然是为了“树立学生们的规则意识”。现代文明之下,培养未来公民的规则意识,实在是善莫大焉的事,但是这短发校规跟规则意识,能扯上关系吗?

  不妨先去检索“规则意识”的内涵,再高大上的辞藻,终归还是要蕴于现实生活中。通俗来说就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有论者对规则意识做了三个层次的分类,第一个层次是对规则知识的了解。换句话说,就是能明辨是非;第二个层次则是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句话说,就是能明事理,守规矩;第三个层次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

  对照短发校规来看,又能在规则意识的哪个层次上发生作用呢?留个短发能让学生明辨是非?知道留长发是“不对”的?还是让学生从此对留短发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呢?抑或是从此以后,平头或是齐耳成为男生和女生们审美的终身标配呢?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在校的学生的确需要在发型上有所规范,太个性的发型,就跟奇装异服一样,终归还是与校园环境格格不入。这一点,在中小学生守则里,应该也有具体的说明。但是,正如学者董海宁所言,从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青少年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出台这样的规定是不太合适的。现在的青少年发展,越来越倡导个性化培养,头发长短、发型怎样,涉及到学生的审美。学生根据自己的脸型、气质会选择不同的发型。如果千篇一律强求所有学生都一样,学生就丧失了审美的选择性,甚至可能会因此影响到个人心情、学习态度。最好的方式,一定不是以校规之名去强制,而是应该会去引导,让涉世未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建立对校规和学生守则的认同和理解。

  再从所谓的树立规则意识来看,强压之下,对这些本就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只会出现反作用。短发校规遭到吐槽,便是最好的例证。当孩子们没有建立起对这种校规的内心认同,如何去明辨是非,又如何去理解校方的“良苦用心”呢?更遑论成为他们的素质修养追求。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校方对违反校规者,竟然还有“强制让剪头,过不了关就不让进学校”。学生的上课权利,学生的自主理发权利,又如何能被这般践踏呢?在校方那里,又是否还有法律规则意识呢?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规则意识的自觉,还谈何“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呢?

  从根本上说,短发校规,依然是驯化教育逻辑下的必然。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看不到对学生个性和权利的尊重,这样的简单粗暴之下,哪里还有规则意识呢?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