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吉尼斯纪录能否传递正能量?

2014年12月10日 09:32   来源:光明网   李劭强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亿人民币或一个荣誉证书,我肯定要荣誉,我喜欢荣誉追求荣誉,把荣誉当作自己的生命。我已有4000余本证书、3万余面锦旗,我在申报荣誉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想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拿。”陈光标说。8日,主题为“新常态,新机遇;创新驱动,赢在全球”的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发展论坛在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行,广受媒体关注的陈光标在论坛上又是变魔术又是演唱自编歌曲,很是抢眼。(12月9日现代金报)

  无论陈光标最初的动机是什么,标哥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炒作的猜疑。申请荣誉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是如此。有人会说,这个世界纪录有什么可申请的,荣誉的数量与大小本来就是一个虚化的概念,有4000余本证书、3万余面锦旗就能说明荣誉更高?这当然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的确,荣誉即便有大小之分,但若只以数量来证明荣誉的多少和高低也总觉得有些牵强。可另一方面,证书与锦旗又是实打实的荣誉凭证,拿出来申请个世界纪录倒也无妨。

  其实,很多吉尼斯世界纪录本来就是带有娱乐性的。什么能转动多少个呼啦圈,能吃多少个汉堡,能在冰里呆多长时间。人们的爱好总是多种多样的,以一种娱乐化的态度挑战极限,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益处,但总算是一种以有趣对待无趣的生活态度,也能稍带娱乐一下大众,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这个纪录没有伤害到自己与他人,怪异一些也就怪异一些了。因此,标哥的举动就算异常了些,也没有那么不能接受。一来,标哥一向如此,这符合他的行事作风;二来,也不必把吉尼斯世界纪录太当回事,且当它是一种娱乐就会淡定些。

  只是,标哥行为背后的社会问题却是需要关注的,那就是如何褒奖社会的善行,让正能量能够顺利地传播?标哥给出的策略是,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人们就会看到善行被社会鼓吹的一面,就会看到善行带来的社会影响,并通过他这个典型来引导社会向善。诚然,这个想法有些标哥化,有些不切实际,不符合善行传播的特征,不符合道德生态的建设,但是这种动议或者说这种动议背后的问题,确实需要社会思考——如何传递社会的正能量?从这角度看,标哥的做法也算是抛砖引玉。

  首先,必须看到,在个人层面上,善行或荣誉都源自内心的一种认同和坚持。虽然,外部的表彰会让人们有时变得更加有热情、更加积极,但是从更本质的角度看,善行和荣誉感都源自于一种道德的坚持——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为社会的美好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这种道德层面的积极性,有时是不因为外部的环境和别人的评价而改变的,更不应该掺杂太多的功利思维。只有内心的认同和坚持,才能让道德更加稳定与持久,才能让荣誉感更加强烈。这虽然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陈述。但道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就是如此。道德有其主动性的一面。

  其次,也应该看到,在社会层面上,道德的确需要外部的激励。这种激烈倒不是申请什么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是,权利的保障与良性的道德环境。所谓权利保障,是指社会应该给予一个个体完整的权利保护,如此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才不会因为感觉到不公平和相对剥夺感,而放弃道德层面的努力。所谓良性的道德环境是指,道德领域有其自然的正常的优胜劣汰,并不存在什么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只有“好人有好报”成为真实的普遍共识和生活感受,人们才可能放心大胆地做好事、做好人!

  吉尼斯纪录本来就可以娱乐,以娱乐的态度对待陈光标申请荣誉吉尼斯世界纪录可以接受。问题是,在娱乐化之后,善行和荣誉如何发扬,正能量如何传播,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只有从外部为道德的良性发展提供环境,并且强调在内心要坚持道德的主动性,善行才能找到稳定的依托,成为可持续的现实因子。因此,对标哥的申请不必强求,也不必过于诧异,真正应该想的是,我们如何让社会正能量持续传播。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