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自考舞弊产业链有多难?

2014年11月28日 07:28   来源:红网   文/林旻煜

  黑龙江自考黑幕浮出水面,记者以考生身份花费数万元体验了一把“自考神话”,助考机构的“神通”让人触目惊心。26日,黑龙生招生考试办公室表示,涉嫌指使考生作弊的智联经纬教育哈尔滨分公司不具备助考培训资格,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黑龙江教育厅已对考点不严、监考违规等问题展开调查。(11月27日《华商报》)

  从明目张胆地承诺包过上名校,到“打小抄”、“报考号”等秘诀在考场上可以赤裸裸地使用,不知道这个根本不具备助考培训资格的公司,怎么就练就了如此通天的本领。更为离谱的是,就是错填了事先给的科目答案,抑或没来考试,最后竟然也有不低分数,难以想象这场“一手交钱,一手交文凭”的考场舞弊现形记会具体牵涉到多少人。

  从种种细节中可以确定的是,从考场监考人员再到后期可以接触到试卷的人员等等,被这条作弊产业链捆绑的人员定然不只是一个两个,没有集团式、崩塌式的有关人员腐败网,这条不法产业链也难以形成。收买了人员,打通了关节,才能有底气承诺包过上名校并付诸实践。

  在此语境下,考试实际上就沦为使这场交易可以名正言顺开展下去的过场,走了这个过场,有东西给上面交待了,才能批下文凭。下面要文凭的拿文凭,要钱的拿钱,也算“各取所需”。需要追问的是,在种种细节足可以说明此番“走过场”存在不是一年两年的情况下,上级监管部门竟然成了“睁眼瞎”,查处又在曝光后。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稍微懂得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涉及面如此之广的舞弊事件中,那些多少存在着蛛丝马迹的考卷其实就是线索,更别提社会上可能零零散散流传着的各种风声。既然普通考生能够轻易找得到这些神通广大的机构,那么,监管部门能不知道吗?下面人员烂了一片,曝光了,这下才开始调查。有没有一种可能,监管部门人员中也有保护伞,而让监管得以选择性“失明”,这也可能是利益链可以不断壮大的源泉。

  老实说,这起曝光出来的自考舞弊产业的水还很深,能不能一鼓作气、彻查下去还是个问题。因为利益链已经存在多年,执法部门能不能走出“法不责众”怪圈,把过去在这条链条中非法拿到文凭、拿到钱的都顺藤摸瓜给拔出来更是个问题。当然,囿于资本的趋利性,以及各地相关制度缺漏的普遍性,智联经纬教育公司在全国各地有二十多家分公司,在同一公司旗帜下,一个哈尔滨分公司已经如此神通广大,能够用利益侵蚀掉那么多人,在黑龙江自考市场中坐地收钱,很难排除其他分公司在各地没有类似行为的可能性,更不能排除还有其他机构早已“如法炮制”,早在其中大发亡命财的可能性。故而,要是黑龙江发现了弊案只给黑龙江吃药,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