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哥哥给我讲过一件事,直到现在我仍时常想起。当时哥哥上小学二年级,老师在讲小数知识时,举的例子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老师说珠峰是世界屋脊,海拔有8848.13米。不过,哥哥不知道这个高度意味着什么,老师也描述不出珠峰具体有多高,便说:“站在儒山之上,面向西南,你就能看见珠峰。”
老师说的儒山,距我们村不过几里地,是一座平地上突起的山峰。虽然它是方圆十里内最高的一座山,但海拔其实不超过300米。哥哥听信了老师的“教诲”,在给我讲起珠峰时凭着想象说——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山峰,可能就像学生做操时那样吧,小个儿在前,大个儿在后,老师站在主席台上,就能看见每一个学生。
也许是因为年纪小,哥哥当时没有在课后爬上儒山遥望珠峰。我问他真的能在儒山上看见珠峰吗,哥哥说,这个问题没过多长时间就会“不爬自破”了。
后来,我们慢慢知道了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所以腓尼基人在海上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我们也知道了即使是飞行员的视力,也看不到几千公里外,所以,那么多山即使真按个头高矮排队,也还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时候……
有趣的是,哥哥在多年前去西藏采访,来回两次从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城经过,也没能看清珠峰的真面目——云层遮住了她的脸,即使离得那么近,也根本看不清这个世界屋脊的全貌。哥哥跟我说,从小学二年级到现在已经过了30多年,他终究未能登临儒山,但如今每次回老家探亲,只要看见儒山总会想起那堂数学课。
长大后,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我所任教的学校,就是哥哥和我当年读的本村小学。现在学校迁建在村里的山坡上,地势很高,视野开阔。我每天都能望见儒山,每次都会想起哥哥讲的故事。不过,哥哥老师犯的错,我现在绝不会再犯。
与哥哥当年读书的时代相比,如今的教育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硬件软件也已今非昔比。贾祖璋先生在《南州六月荔枝丹》说,他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无法理解荔枝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去问老师,老师也没见过鲜荔枝,也无法给他说明白。
贾先生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问题。我可以在应季的时候买上一些鲜荔枝,带到课堂上,一边剥一边给学生讲,“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遇到疑难问题,我会求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备课时,我就经常从网上下载很多资料,不怕钻牛角尖的学生提问,也不怕会因为自己知识有局限而误导学生——没有把握的问题,我绝对不会敷衍学生,绝不会留下哥哥那样遥望珠峰的遗憾。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