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12日发布的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银川农村居民婚丧嫁娶礼金人均支出1539.71元,同比增长73.7%,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6%,占农民购买生活用品和服务的25%,农民“人情负担”越背越重,悄悄吞噬着农民增加的财富,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11月13日《新消息报》)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邻里亲朋好友同事之间都要相互走动。而如今,人情消费名目渐多,添丁增岁、评先选优、升学拜师、招工参军、看病求医、乔迁新居等等事项都在设宴,不断攀升的人情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负担。
如今,对礼金的“钱来钱往”非常在意的人不少,搭出去的礼金,怎么也得收回来,否则就是不够意思和不够朋友,我用钱“有情”,你必须用钱“有义”,这才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情和公平感,那么如此的将“人来人往”变成了“钱来钱往”,好吗?
曾几何时,人情就是人的情义和情谊,也是一种美好的人性,少有金钱和权力等等的渗透和变异。但是,后来,人情开始变味了,后面出现了一个沉重的后缀和尾巴——“消费”,只要谈到“人情”必然要谈到“消费”,“人情”和“消费”就像一对恋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没有“消费”的人情被很多人瞧不起,冷眼相看,而“人情消费”却大行其道。似乎“人情”不“消费”那就是不近人情,就是无情,就是缺少真情,人情被金钱化、价格化、斤两化了,无消费的人情寸步难行,这不能不说是人情的退化。
人情变成了“人情消费”,“人来人往”和“情来情往”变成了“钱来钱往”,无疑加大了人情的经济成本,但是更大的危险在于,加大了人情的道德成本,甚至加大了腐败风险。
弘扬文明之风,让人情道德的灵魂能够安顿下来,能够安静下来,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情冷暖的返璞归真,人情急需要从“消费”的泥潭里突围出来,轻装前进。让“人情消费”少些铜臭味和赤裸裸的急功近利,多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纯真,多些心与心贴近沟通的淡定,多些真情实感的从容,挤干“人情消费”的水分,给“人情消费”瘦身,让人情回归真善美的本意,是每个人的人情福祉,也是社会文明的福祉。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