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双十一”活动中,低价仍是各大电商的促销噱头。尽管各电商平台三令五申严禁虚假折扣,但“先涨后降”、虚抬专柜价格现象依然存在。记者发现,对“双十一”不满的人不少,“价格先涨后降”、“货源不足难抢”、“预付订金不退”等问题引发大家集中吐槽。(11月12日《新京报》)
“先提后降式”的假降价、“以次充好”卖正品、“一秒没货”式的货源不足,价格战中,“标题党”、“价格党”层出不穷……“双十一”中噱头式的促销手段得益的是商家,受伤的却是广大消费者。
对此现象,消费者需加强自身的理性判断,不仅要关注商品价格,更要关注其服务与质量,面对商家们的“温柔陷阱”需要谨慎的对待,理性消费。不要因商品价格便宜而被冲昏头脑,非理性的消费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对于商家来说,盈利固然重要,但明白“顾客即上帝”的销售真理更为重要。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市场的美誉度远比知名度要重要得多,消费者的赞同才是商家的成功之本。商家应加强自身的规范管理,诚信、规范、严谨地进行经营管理。
最后,面对网购促销活动中出现的不和谐行为,政府和执法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纠正网络商品经营中存在的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的审查处置不力等行为。对于那些虚构优惠促销、欺骗消费者的商家进行严肃处理,从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全的网络购物环境。
一个和谐规范的市场是所有买家、卖家和社会都希望看到的。为此,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互相监督,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商家及消费者的皆大欢喜。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