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的进出小区,哪有这么难

2014年11月02日 07:17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除非是难得遇到的特殊情况,人从洞口进出,是一件很没有尊严的事情。 昨天《扬子晚报》上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小区围栏上开出108个“进出洞”》。报道说, 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有个叫“殷巷新寓”的居住小区,是早期建设的一个大型农民复建房小区。小区的面积非常之大,共有6个片区,小区内居民的数量也非常多,每个片区都设有两至三个大门,但是记者在该小区看到,从大门进出的居民并不多。大多数人反倒愿意“钻洞”。该小区的围墙、栅栏上,有大大小小的“窟窿”108个之多。一些住在小区中部或边缘的居民说,到马路对面的菜场买个菜,如果走小区大门,往往要在小区里绕上20多分钟到半个小时——菜场明明就近在眼前,却又如此难以接近,尤其是老人更是感觉不便。小区居民掰断了栅栏栏杆,凿通围墙,开出一个个洞来。

  刊登这篇报道的版面上,还配了照片,是从栅栏上开出来的一个“洞”。报道说,这是一个早期建设的小区,就是说,这些“进出洞”的存在,不是最近的事情;小区居民从洞里进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个人,要从“洞”里进出,是什么滋味?至少在开始,是不习惯的。所谓不习惯,是人的自尊对自身境遇的抗拒和排斥。但是,时间一长,境遇无法改变,就习惯了;所谓习惯,就是自尊心作出了妥协。并非只有从洞口进出才是一件没有自尊的事情;不走洞口 ,绕很多路去菜场,同样是没有尊严的——人的基本需求可以被忽略,被漠视,这种境遇就是没尊严。报道说,这些年来,一边是不断有居民在围墙、栅栏上开辟“出口”,一边是街道、社区物管工作人员劝阻、修复,就是说,居民为了方便付出了自尊心的妥协,习惯了从洞口进出,二选一,有关部门还是不允许。

  进出方便,是群众最基本,也最正当的生活需求;为什么要方便就要从洞口进出,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一般来说,农民复建房小区的设计、规划直至决策者,不太会是这个小区的居住者;一般来说,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不太会发生这类进出不方便的问题,即使发生了,也很容易解决。报道没有涉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但是,不涉及原因,不等于没有原因。

  报道说,最近,秣陵街道物管办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向居民们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小区居民的意见,在通往菜市场、超市的方向,以及几大片区离大门较远的方位增设了12个安全门。“街道”本来就是一个基层管理机构,“物管办”更是住宅居民的管家,天天跟群众打照面的;那么多年不去解决群众进出方便问题,被群众自发的开洞行为逼得没有办法了,才不得已增设了12个安全门,还不忘用“群众路线”给自己脸上贴金。秣陵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殷巷新寓小区作为试点,后期将把这种方法在全街道农民复建房小区进行推广。这样一来,用常识就可避免的问题,变成一个推广“先进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心比心就不会发生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创造政绩的机会。用这种逻辑思考和行事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从洞口进出,是啥滋味。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