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女婿”获诺贝奖,“娘家”祝贺不伤大雅

2014年10月17日 10:10   来源:荆楚网   谢晓刚

  有网友曝出,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在校园内挂出标语祝贺校友吉娜的丈夫埃里克·白兹格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一中副校长回应称,学校贴出标语是因为希望激发出学生和校友的自豪感,不是借机炒作。(10月16日《京华时报》)

  学校打出祝贺“女婿”获诺贝奖标语引发舆论声讨,大部分声音都质疑学校的初衷,更甚至痛斥学校此行为纯属炒作,纯粹的伴“大款”行为。

  看着如此汹涌的舆论声讨,副校长回应称,学校贴出标语是因为希望激发出学生和校友的自豪感,校方此举初衷端正、光明,而且“女婿”二家并非校方首创,当地某电视台之前报道这件事的时候就使用过,校方只不过照搬此称呼罢了。

  据了解,吉娜出生在蚌埠一个普通家庭,小学就读于蚌埠大庆路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蚌埠一中。吉娜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期间,吉娜曾经获得中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吉娜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研究界面非线性光谱、生物成像,后来认识了埃里克·白兹格,两人喜结良缘。

  事就这么个事,理也就这么个理。获诺贝奖者埃里克·白兹格的妻子吉娜确实是从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毕业,也确实属于安徽蚌埠当地的“女婿”,这种称谓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并没有过错。吉娜本身就是个优秀人才,她是安徽蚌埠教育界培养出来的佼佼者,这也是事实。

  获诺贝奖固然是件骄傲的事儿,能够与获奖者拉上关系亦无可厚非。我们崇敬获诺贝奖者,其实亦是对科技人才的一种崇敬和尊重,而且获诺贝奖者理应得到全人类的崇敬和骄傲。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在支撑”,获诺贝奖得主埃里克·白兹格之所以取得今日的成就,不能说与吉娜的支持和付出无关。我想,在他的心里可能对这个东方女性的感激已不下千百遍。

  作为一个以教书育人为主战场的学校来说,无论自己的学生将来成就了一番伟业,还是将来成为巨人脚下的垫脚石,都应该视为成功的,都应该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

  而以“女婿”称谓自己学子的爱人,以“女婿”来引申出学子夫妻相扶相持的榜样力量,以“女婿”的成功激励在校的学子,这本身不应该遭到质疑。相反,此举应该得到支持,让这个成功的案例激励那些正在埋头苦读的孩子们,即使将来成不了伟大的科学人才、成不了名垂千史的栋梁,但至少也可以成为他们背后默默的支撑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看到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在校园内挂出标语祝贺“女婿”获诺贝奖的积极意义,应该看到这条标语所带给孩子们的正能量,更应该让孩子们通过了解“女婿”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来重新审视自己学习目标的定位,并为自己的母校而骄傲,为有这么一位学姐而自豪。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