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蚌埠一中挂出告示,庆祝该校“女婿”获诺贝尔奖。据了解,毕业于该校的吉娜系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里克·白兹格的妻子。吉娜的老师和同学称,吉娜在高中一直是年级前几名,出国时以满分成绩通过入学考试。蚌埠一中一位负责人说,学校本意是想以诺贝尔奖为宣传契机,鼓励学生向吉娜学习,并不是为了和埃里克·白兹格硬拉上关系,给自己脸上贴金。(10月15日中安在线)
“女婿”获诺贝尔奖,蚌埠一中从埃里克·白兹格的诺贝尔奖金里分不到一毛钱,这一点,蚌埠一中和公众都不会否认。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里克·白兹格的妻子吉娜,毕业于蚌埠一中,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蚌埠一中的告示,是有点牵强,但有网友把这件事说得太难听,认为攀这一层关系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甚至直言该做法丢人现眼,就有失评论家的水准,不懂得借名扬名的宣传奥秘了。
在市场经济时代,有的单位喜欢默默无闻地努力,以获得骄人成绩的事实结果打动人心;有的是借力使力、借名扬名,善于使用或抓住各种机会,以别人的成绩,扬自己的名声,突出表现自己,体现自己的存在感,防止被社会忘记和埋没。典型的是,许多企业不惜重金雇用名人、明星,为企业代言,或为品牌、产品做广告宣传,目的就是扩大宣传效应,增强品牌意识,吸引公众的关注,使自己的企业、品牌或产品走近千家万户,赢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名人、明星为企业代言或为产品宣传,是人们熟知的,不会有人提出质疑,不会认为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不理解蚌埠一中的宣传,觉得这有一些别扭也不奇怪,可是把这种有着商业宣传意味的做法说得很难听,就不厚道了,也说明自己没有走出思维狭隘的圈子,与公众心理和社会需要相距甚远。
“女婿”获诺贝尔奖的说法并不新鲜。有新闻报道说,“中科大再添诺奖女婿”。吉娜从蚌埠一中,去了中科大念书。而此前的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之一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苏德霍夫因的夫人,是中科大毕业生陈路。今年的埃里克·白兹格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二位“科大诺奖女婿”。这些年,每逢诺贝尔奖揭晓,都会引发舆论关注,热衷于从获奖者的出生地、背景、亲戚关系寻找与中国相关的蛛丝马迹。
借力使力、借名扬名的宣传,在我们的周围,在历史上和国际上都不乏其例。这一方面需要与这些巨奖、巨人有着某种事实上的姻缘,一方面也需要发现和放大这一层关系。与巨奖、巨人套近乎,不会有损自尊和自信,反而是体现自己的存在和对社会的贡献,增强或提升进取的动力与信心。若连获得巨奖者的名字都不敢提,害怕扬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十分自私的,也不容易走在别人前面。这不是英雄,反而是走不出孬种阴影的心理作祟。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