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改革倒逼政府自我革命

2014年10月09日 11:02   来源:广州日报   新华社记者韩洁、高立、何雨欣

  国务院8日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先行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目前,由一般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涉及财政资金近20万亿元。如何改革完善预算管理,用制度架起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高压线”,关系庞大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百姓福祉。

  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

  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行预算管理制度暴露出一些不符合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

  “预算改革实际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说,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制度,有助于将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倒逼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执政为民。

  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尽管从2011年起我国已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小金库”屡禁不止,成为腐败的多发地。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成为预算改革的首要任务。《决定》要求明确现行政府预算体系中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预算四项预算的收支范围,强调“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只有全部收入纳入预算,才能有效监督政府花钱。”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大力清理游离在预算外的各种“账外账”,堵住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才能确保百姓的“纳税钱”更好地用之于民。

  预决算公开要细化到底

  《决定》还提出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并严格机关运行经费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燕表示,制定政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支出定额标准,是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刹住政府“大手大脚”乱花钱之风,更好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

  唤醒“打呼噜”的资金

  每年大量趴在账上“打呼噜”的沉睡资金影响了财政支出效益,如何强化国库资金管理、提高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效率,成为预算改革重点。

  《决定》明确,要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刘剑文说,为避免当年花不完的财政资金被收回,一些地方政府在年底前突击花钱。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有助于扭转这一局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看住政府乱收费的手

  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中税收占大头,但非税收入数额也不少。典型的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土地出让金在内的政府性基金等。如何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制止各种乱收费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在强调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的同时,《决定》明确加强非税管理的改革举措,如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和收益共享机制;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和监督体系,禁止通过违规调库、乱收费、乱罚款等手段虚增财政收入。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