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习近平为何反对删除古典诗词散文?

2014年09月10日 09:45   来源:东方网   陈云发

  据9月10日东方网等报道:为庆贺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北师大视察,他在翻看课标时对师生们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在教材中删去了古典诗词和散文,这招致许多社会有识之士和家长的不满,当时大家担心的仅是觉得中国古典文化功底的建立,要从小就打下基础,否则将来就较难有一个扎实的提高。现在看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从“去中国化”角度上理解,这应当是中央对教材问题的一个不寻常的表态和批评,值得教育部门深思。

  为什么说删去古典诗词和散文就是“去中国化”呢?大家知道,中国是个有超过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而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就是各种典籍、各种优秀的文化作品和物质创造,其中古典诗词和散文是其中重要的一翼。说到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诗经》、《春秋左传》到清代的大量优秀诗词和散文,历朝历代产生了多少辉煌的巨篇宏制!这些就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古典诗词和散文,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丰富知识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这种古典诗词和散文所体现出来的韵味儿和魅力,只有纯中华血统的人才能理解透、读懂其中的况味,所以说古典诗词和散文不单单是供茶余饭后赏玩的作品,而是中华立国的文化传统基础,是中国人生存素质的体现。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和继承它们,就会丢掉民族的魂,丢掉中华民族的基因。当中国人都不知道孔子、不知道《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不知道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那么,中华民族还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也许有人会说,删去古典诗词和散文仅是在低幼教材中,将来在初高中时可以再学。我觉得这么解释也说不通。大家知道,低幼阶段孩子记忆力最好,古典诗词和散文需要靠记忆力先背诵才能逐步理解,所以让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背诵简单的古诗词和散文,效果最好,最能终身受益,而更重要的是,在孩童启家阶段向他们灌输优秀古典诗词和散文,还可以起到三个作用,即:一是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中华古典文化的敬畏和兴趣,二是用中华传统文明从小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帮助他们在长身体、学做人阶段确立中国人的生活范式,所以,让孩子从小读点优秀古诗词和散文,并不是简单“增加知识”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更不是为了长大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

  愿习近平总书记的提醒能落到实处,中国的教育千万不能迷失了自己,搞“去中国化”没出路。

  编辑点评:

  无论是这几年兴起的国学热,还是近来小学低年级课本的删古诗,都是对中国文化的偏颇认识导致的行为失准,应予以纠正。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漫说“散文心”    2016年06月23日
  • ·散文中的生态美学    2016年05月27日
  • ·呼唤客体散文的写作    2015年06月12日
  • ·散文的散漫与约束    2013年12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