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了“以后不出差了”的撒娇式威胁。还有一些公务员抱怨所在城市太大,上下班交通费用高,车补覆盖不了等。这就很令人奇怪,公务员之外的群体,不都是在自己承担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吗?甚至还有一些单位,对员工在内部停车场停车都要定打不饶按月收取几百元的费用。公务员这种“何不食肉糜”的痛苦,让我们这些“花钱来上班”的人情何以堪!
不可否认,公务出差应该报销,一些辖区面积广大、交通情况复杂的地区也确实需要有公车或者在车补上倾斜。但是补贴的标准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下乡、出差的人员就多给一些,而非简单的按照级别一刀切。事实上,级别高的领导们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经常往外跑,高档次的车补成了某种变相加薪。这自然让拿着低车补却要常出差甚至贴钱出差的基层干部心理不平衡。
但是这种不平衡绝对不能成为车补、成为人头份儿福利的借口。不知道7000多人等着拿车补的这个县,具体是哪里,但十羊九牧的问题肯定“他不是一个人”。财政的拨款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的钱包并不是可以随时提款的ATM。我们经常看到国外政府因为经费不足关门的新闻,我们虽不至此,但裁员、精简机构等方法却都是可以尝试的。J173
车改是个很老的话题,有点像被嚼了很多很多遍的馍,咽不是吐不是,端的令人难受。以前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关于车轮上的腐败,其发生机理、其运作轨迹都已经被分析得一清二楚,但就是没有动作。后来,温州等地开始小有变化,虽然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种种不足,但好歹也是有了些雨点,不再是干打雷了。终于,现在公车改革了,却又出了“车补发不起”的新问题。
据检察日报4日报道,广东、湖南、西藏三地的一些公务员在谈及如何看待车改时,给出的一致意见是,公车改革是好事,但车补标准确实低了一些。就在公务员感叹车补“低了一些”时,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部门却为车补犯起愁。湖南北部某县副县长介绍,该县一般公务车辆加起来也就一百来辆,按照中央车改意见,即便全部取消这一百来辆公车,一年可以减少上千万元的财政支出(包括司机工资、车辆维修等费用),但同时得拿出近4000万元给全县7000多名公务员及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发放车补。
车补,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额外给予的公务交通补贴,怎么到了基层这个概念悄然变成了人人有份的福利了呢?此前,广州日报曾经报道,有公务员因为觉得车补太低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