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微笑局长”,有图未必有真相

2014年07月28日 11:01   来源:荆楚网   樊芒

  汉中市中青国际社区楼盘延迟交房,7月25日汉中市住管局前往主持协调。业主与开发商争执撕扯,有女业主向住管局副局长曹某下跪求助,但曹局长竟然一脸微笑。对此,曹某称,之所以带笑,是他要“笑脸相迎业主”。(7月26日《华商报》)

  曾几何时,官员的表情、细节开始频频受到舆论的关注,从曾经的“微笑哥”、“表哥”杨达才,到前阵子的“礼节性微笑”官员,都是拜“照片”所赐,栽在了被照片定格的“不合时宜的微笑”上。无独有偶,近日,又一名官员“微笑”上镜再一次触碰了公众敏感的神经,而与之鲜明对比的又是处在弱势的下跪业主,照片一曝光就刺伤了公众的“眼睛”。

  诚然,一边厢官员微笑站立,一边厢业主求人下跪,鲜明的对比已经带给人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直观的道德判断,舆论“一边倒”地指责“微笑局长”确实有理有据。但笔者认为,一张照片、一个镜头只是对瞬间动作的定格,这照片未尝不是断章取义,未尝不是官员哭笑不得时的表情转换,而恰恰是因为“有图有真相”让民众自觉脑补出了官员“欺压百姓”的画面,可据了解,这位局长是在调解无果告知百姓走诉讼道路之后才遇到这些下跪的业主,可以说曹某已经完成了份内之事,因为这一张照片而抹杀了他之前的功劳,确实有点冤。

  不得不说的是,“喜怒形于色发于心”,通过人的表情可以察觉人的内心。与其说人们是在质疑微笑官员的表情,不如说是在质疑官员的心情。民众如此“过敏”确实值得深思,在人人都拥有摄像头的时代,官员当多深思应如何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什么样的表情才是符合民众期待的表情。要知道,为官者身兼国计民生之重托,不论是面对社会事故还是礼节性的回应,都要责字当头,廉字为准,绝不能一笑解千愁。

  而对于民众来讲,在监督官员时,观其色更要察其行,“有图未必有真相”,不因一个错误的表情误读一位好官员,也不因一个作秀的表情就被蒙蔽了眼睛。将监督的力量用在最核心的地方,才能督促官员真正用心去为民服务。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微笑挑战,专治精神面瘫    2014年11月28日
  • ·化“微笑”为“开怀大笑”    2014年11月10日
  • ·“含泪微笑”读旧书    2013年12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