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决策研究组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这一说法促使外界讨论是否可以利用药物或治疗方法来抑制腐败倾向。“吃药反腐”说随之引发公众关注。(7月13日《新京报》)
1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纾否认课题与腐败、贿赂行为有任何关联。无论该研究还是其单位的科研进展报道中,都只字未提“贿赂”、“腐败”或“贪官”,这属于随意解读,“不是我们的本意”。
笔者曾无意中扫了一眼相关评论,因觉得过于荒唐,也就没太在意。现在看到中科院专家出面“澄清事实”,反倒觉得“吃药反腐”有点空穴来风。不料,引发“误解”的“吃药反腐”,还真有一个“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社会现象”的课题。
这就难怪公众产生“误解”了。如果真能破解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社会现象,无疑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普遍的临床价值不说,就对于反腐败,肯定大有用武之地。因为,“贿赂”、“腐败”或“贪官”,正是“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社会现象的典型表现。既然中科院专家对此有所发现,公众当然就会产生“吃药反腐”希望——对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是众所周知的嘛。
然而,中科院专家却认为,公众的这种想法属于随意解读,并表示这“不是我们的本意”。后半句话我是相信的。这项研究课题,针对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即使已经有“结果发现”,也是让2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到“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后获得的。事实上,中科院也不大会在反腐败的“课题”上进行研究,要研究也是反贪机构的工作。
对此,笔者倒是觉得,既然公众都看出来了,中科院的这个研究课题如此符合反腐败的当务之急,何不对公众“误解”产生的“吃药反腐”因势利导?要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贪官的案例特征最明显。这种典型案例比起28名健康志愿者来,不知要节省多少实验过程。更重要的是,一旦有所突破,就可以把“本意”上对这种心理的普遍矫治,变成“意外”的反腐利器。
对于心理研究,笔者是外行。但这并不妨碍对两种事物做逻辑上的基本判断。“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社会现象,与“贿赂”、“腐败”或“贪官”之间,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如果专家能对前者在“大脑一个名为前额叶皮层的部位”找到“病因”,那么,何尝不可将此方法用于后者?如果这项研究不是徒有虚名的“学术研究”,那么,把研究成果用到反腐败上时,简直就可以称为“吃药反腐”了。
因此,中科院专家不必强调这“不是我们的本意”,只要学术态度是端正的,研究过程是科学的,就没有什么好“谦虚”的。如果把连不懂心理学的公众都看出来了的“研究成果”,说成是“误解”,那么,只能是没有底气的自证其谬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