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人才立交桥,应谨防“虹吸效应”

2014年06月26日 07:27   来源:红网   薛家明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6月25日《人民日报》)

  搭建人才立交桥,是在制度设计上对现有教育体系的一次完善。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双向流动。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选择,但不该是终身的选择。人才立交桥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在发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现实不匹配的时候,以较小的成本转向。另一方面,可以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毋须讳言,无论是师资、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质量,我国的职业教育都远落后与高等教育,通过学分、课程的交流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差距。

  然而,搭建人才立交桥,也要谨防普通高等院校对职业院校的“虹吸效应”。“虹吸效应”是指高铁就如同一根管道,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到大城市,造成很多中小城市被逐步“边缘化”。受制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资优势,可以预见,人才立交桥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出,会远大于流进,如此一来,高职院校岂不是给他做嫁衣?人才的流动岂不更不合理?

  同时,搭建人才立交桥,也要考虑到公平问题。试想,高考300分进高职,然后搭载人才流动的快车,进入一本院校,对那些通过高考,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考生而言,岂不是变向的不公平?倘若,院校之间流动门槛过低,会不会出现潜规则或猫腻呢?

  因此,搭建人才立交桥,并不能万事大吉。有关方面,要出台相应的交通法则,既要保证人才的交流与融合,又不能让不理性的流动,颠覆高职教育。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在人才立交桥搭建之初,一方面,要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保证双向流动的相对均衡,以便最大限度的防止“虹吸效应”的出现。另一方面,在人才交流考试中,也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考生的利益。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