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广西玉林民间的“夏至荔枝狗肉节”,但受动物保护主义者与吃狗人士多天来的对峙影响,狗肉销量明显下降,涉狗市场及餐馆不得不低调做生意。与此同时,动物保护主义者的一些过激行为也引发了本地人的反感(6月22日《新京报》)。
夏至之日,玉林狗肉节引发的吃狗与爱狗之争,越来越充满狗血的剧情,“爱狗人士”与“吃狗人士”的争斗,终于从隔空喊话、比拼行为艺术,“升级”到当街辩论、肢体冲突,甚至引发民众聚集、对抗。只是以骂战、付诸武力的方式,诠释文明的差异,不仅让斯文扫地,而且触犯了法律底线。一年一度的玉林狗肉节,导致的是排队站位式的争议与角力。最后的结果,引发的却是更加情绪化的宣泄。所谓的“爱狗人士”,失去了继续站在道德的高点,口诛笔伐的道德正义感。而玉林更是付出狗肉销量、美誉度双锐减的代价。
玉林“夏至荔枝狗肉节”在中国一个角落里维系自己四五百年的传统,在这么大的社会里,本应不被打扰。但问题是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玉林自己也有向外部展示这一传统的愿望,这个狗肉节因此被一下子“盯上”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狗肉节,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文化传统,它成了支持和反对食狗肉两股文化力量的一个对撞机会。
虽然不能说此次狗肉之争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不能不说争论并没有产生共识,而是激发了对立与冲突。网络上的争论也是针锋相对,地域和人身攻击越发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介入则明显失位,因为目前的民间自我纠偏能力还无法实现自我解决。
在国外,韩国一直面临着“拒吃狗肉”的民间运动,但有一点在于,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明确了严格的权利边界:你可以动用一切媒体力量去鼓吹、去劝诫,但不能给狗肉馆的店主打骚扰电话,或动用物理手段阻止他人吃狗,否则就会被法办。你可以吃狗肉和卖狗,但不能虐待动物,且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恪守权利边界,才会彼此相安无事。
总之,以不文明的方式,诠释文明的差异,造就不了文明的盛宴,最后只能成就,伪动物保护主义者、伪民粹主义者的暴戾与疯狂。没有了问题意识和理性态度,在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就可能陷入情绪化对抗。对于价值观和道德范畴的问题,则要交给大众和时间,以大多数人能够接受为标准,一个文明社会所秉持的主流价值观,应该能够区分哪些是出于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杀生,哪些是只代表愚昧落后的不必要的残忍。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