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6月16日《新京报》)
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通常,这个认证标准也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是国家相关权威部门对进入市场产品的认可标准或底线,达到认证标准的产品是消费者所能放心消费的。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具有认证标准的商品慷慨解囊,具有认证标准的商品在市场上走俏,也正因为如此,生产企业都想让自己的产品具有认证标志。
生产企业有这种心态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要凭真本事、用无懈可击的产品质量获取产品认证,而不能走旁门左道玩邪的。现在,认证变“认钱”,就是走旁门左道玩邪的,其后果非常可怕:伤害了认证的公信力,欺骗伤害了消费者,进而影响诚信社会的构建。
认证变“认钱”更主要的责任在认证机构。一些认证机构想钱想疯了,放弃原则的坚守,只要有企业送钱来,就把认证当回报输送,甚至为不良企业玩旁门左道充当帮凶与“参谋”,已经毫无诚信可言。如果认证机构坚持原则,即使一些不良企业玩旁门左道也行不通。
显而易见,治理“假认证”乱象,应主要对失责的认证机构打板子,从源头上堵塞乱象漏洞。当下,要对认证机构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整改,坚决取缔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认证机构,提高认证机构的行业准入门槛,对违规企业和认证机构应给予“行业禁入”的严厉惩罚。实施黑名单制度,一经发现提供虚假材料、虚假数据等违规的认证机构,当列入黑名单予以重罚,让其付出沉重的失信代价;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的法律法规,把认证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考虑由国家牵头建立健全认证机构的权威监管部门。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