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房子贬值消费者维权有其合理性

2014年05月27日 07:42   来源:红网   吴睿鸫

  一降价就被“维权”的现象,终于在一度坚挺的南京楼市轰轰烈烈地上演了。这两天,仙林湖一家品牌在售楼盘因跟进“邻居盘”降价,遭前期业主现场“维权”。旁边已经售罄的另一家老盘,也在交付时受到被“维权”的影响。专家认为此类现象的出现,恰成为南京楼市出现转折的风向标。(5月25日《扬子晚报》)

  随着最近楼市的持续低迷,全国各地有不少的购房者,被深度套牢,于是,全国就出现很多起另类维权、断供和集体退房事件。像南京市购房者,就打出了退房的标语,进行维权抗议。

  至于购房“吃套者”,包括退房,究竟该不该得到开发商的经济补偿,似乎没有任何悬念。从现行法律安排以及商品交换契约的精神来讲,房价下降的后果当然由购买者独自承担。正如有论者所讲:“要是买东西都兴反悔,那股票跌了是不是也应该联合起来去找证监会、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去讨说法呢?”

  不仅业内专家和社会舆论都公开亮明不支持购房者得补偿的观点,开发商更是旗帜鲜明举双手反对。然而,尽管现在一边倒地支持开发商,不应给购房“吃套者”补偿损失,但是,笔者觉得,从开发商的责任、整个房地产行业稳定、维护开发商形象和社会和谐视角来看,开发商应给购房“吃套者”,补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方面,开发商应承担房价“大起大落”的责任。对于国内部分城市的房价大幅度缩水,与房地产开发商脱不开干系。因为,开发商利用信息严重不对称,掌控着绝对的定价权,换言之,房价由开发商随意张口,而消费者只有被动接受。进一步说,正是由于开发商不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合理核定房价,所以,才造成目前的房价普遍“跳水”。

  与此同时,维系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商、购房者和银行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如果任期房价的迅速下滑,购房人出现零资产、甚至负资产现象,就会有部分业主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形成类似于深圳房市的“断供门”。银行即便收回房屋,还是要以其他方式重新推向市场。这将增加市场供应量,拉低房价持续下落,形成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导致更多人陷入房地产沼泽,从而会危及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稳定态势。

  最后,关乎开发商的诚信和自身形象。如果房价在短时期内,大幅度缩水,这不仅有损害发商的诚信,更涉及开发商自身形象问题。此外,也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我国房市正处于十字路口中,住建部兵分几路密集调研地方楼市,并将意见汇总到国务院高层领导,在这个时间节点,很容易出现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从过去来讲,这种过度维权的情况在全国不少地方发生过。比如,某地的岛城邦业主,是以“断供”的形式,而某位购房人,挥刀割腕自残,来对付开发商。虽然,这种行为是孤例,在全国并没有形成一种气候,但是,毕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