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和主旋律。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打的也是“融合”牌。从规模来看,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创意融合的内容,占据了参展项目的七成;从成交额来看,文化与科技融合型产业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例超过了50%,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成交额占比近10%,仅这两项就占去了六成多;从展馆的安排来看,融合的主题也十分抢眼:独立的文化旅游馆、创意生活馆,专门设立的文化金融合作成果展区,展示着文化产业对融合的倚重和期待。
融合发展,并非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而是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自觉实践。今天再谈融合,谈的不是要不要、该不该融合,而是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二次腾飞。
深度融合的实现,离不开对当前政策利好和产业机遇的把握。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年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也是春风频吹:《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等政策纷纷出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松绑、扶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文化产业写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部分,凸显了文化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同时,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也将成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比如,电影票房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但快速涌动的二三线城市影院建设热潮,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主力因素。诸多政策利好和产业机遇,为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度融合并非易事,每前进一步,都将伴随着观念、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比如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在上海出现了多个针对中小文化企业的“创智贷”、“创意贷”等金融新产品;比如,今年4月,中南传媒获批成立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文化企业界首家财务公司。此外,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让不少文化企业倍感忧虑。方向的选择在前,如果坚持不换脑,可能就该换人了。
还有人才。文化产业需要的领军人物,是素质更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是结构性短缺。高端原创人才一直是稀缺资源,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匮乏也是掣肘因素。既要懂文化又要懂经营管理、金融创意,在向来缺乏商业基因的文化人中,这样的人才可谓少之又少。从经营管理、金融界寻找,精通文化的也不多。引进也好,培养也罢,跨界人才的储备才是融合的底气所在。
说到底,文化产品还不能丢了“文化”二字。成功融合的结果应该体现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曾经制作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千里江山图》卷轴、上海世博会动态《清明上河图》的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实力不可谓不强大,然而一旦离开高质量的创意内容的支持,就迅速从巅峰跌落,着实令人遗憾。如果只有华丽空洞的外壳,没有文化底蕴,文化产品的生存空间也就大大缩水了。(经济日报记者 姜 范)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