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合理布局文化产业集群

2015年06月11日 07:4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文化产业集群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现象,对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形式开始发展,并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一轮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有效途径,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繁荣及其竞争力的高低。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当前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由低端进入中高端的关键期的背景下,文化产业迎来发展的新阶段。从影响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来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机遇分析,既有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的机遇,有产业转型升级内在要求的机遇,还有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加大的机遇,此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升等都为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但与此同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还面临综合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等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标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差异化竞争合理布局文化产业集群,突出创业导向、富民导向,形成拳头产品、知名品牌,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一,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服务观。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意义,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准确定位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坚持文化市场最大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既要立足市场,探索依靠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也要立足全民创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增长点。此外还要立足创新,破除文化创意产业神秘论,挖掘文化资源,选好项目,调动潜能,激发活力。

  第二,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一是抓住调整机遇,推动“园区型”文化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形式,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标等机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化发展提出个性化升级方案。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大树型”文化产业集群。应引导文化规模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类型、区位条件、产业特色、发展现状、产业链延伸、周边产业基础及未来趋势等因素,整合文化产业链,塑造品牌文化产品,发展产业集群。三是促进融合发展,构筑“池塘型”文化产业集群。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服务业不断渗透到制造业内部,以及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按照两业融合要求应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建筑业、机电、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四是挖掘地方资源,建立“蜂窝型”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一些地方企业,其要素资源和产品都有着很多区域印记,挖掘其中的文化资源,放大地方资源的文化元素,可以推进企业实现文化转型,促使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企业组成“蜂窝状”的文化产业集群。与此同时,还可以围绕内容核心,打造“平台型”文化产业集群;聚合创新要素,组建“联盟型”文化产业集群。

  第三,创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解决文化产业多头管理问题,建议建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各部门责任明确,各司其职。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有力的政策扶持,出台土地资源、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条件,鼓励和吸引大批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群和企业网络。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从政策引导、要素供给等方面发挥引导、扶持、培育和保障作用。三是落实产业政策。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各级政府既要加大向企业广泛宣传的力度,做好政策的解读和落实工作,还要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用足用好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四是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产权交易,提高文化产权交易效率,为文化企业提供改制、重组、股权登记托管、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此外,还要加大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力度,强化培训提高,完善创意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泰州分院 潘时常 朱菊萍 董 磊)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