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宏观调控方式进入了创新完善的“第二季”,推动中国经济既爬坡过坎,又行稳致远
用激素催熟,西瓜长得快、个大,但未必甜;尊重其生长规律,辅以修枝剪叶、松土施肥,西瓜或许更好吃。
刚刚过去的4月,宏观调控也经历了一场“激素之争”。
4月是一季度经济指标集中发布的“数据月”,高高低低的数据让人们的心也起起落落。4月1日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3个月来首次微升0.1个百分点,让人看到了经济企稳向好的曙光,但随后陆续披露的货运量、用电量、进出口额等多项指标却让人身上一凛,顿觉乍暖还寒。一时间,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声音四起,呼吁经济刺激的声音也四起。
然而这次,一些人的愿望落空了。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明确表示,“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4月16日,万众期盼的一季度经济增速终于出炉,“7.4%”的速度意味着中国经济依然运行在合理区间。至此,这场经济迷雾如四月北京的漫漫杨花,飘而复散,还天空一片澄静。留下的,是关于“定力”的回响。
什么是定力?定力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喧嚣中保持一份冷静;定力如高山耸立,岿然不动、处变不惊,变局前坚守一份沉着。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宏观调控尤须保持定力。
定力是一种洞察力。定力与智慧相辅相成。古语说,定能生慧,其实,慧亦能生定。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犹如舟行大海,波动是常态,指向是民生。稳增长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某个数字,而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只要能保证充分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一季度,我国就业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高于去年同期;居民收入增加、物价稳定、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看清了这些速度背后更为重要的东西,就不会去计较GDP小数点之后的数字变化。
定力是一种意志力。对于有着丰富调控经验的中国而言,实现一个季度的数据“逆袭”再简单不过——只需把投资项目放一放、货币闸门松一松……然而,注射“兴奋剂”,只会让经济在短期内“兴奋”,缺乏持久的活力,一旦政策效应褪去,只能依赖下一轮刺激,还会留下产能过剩、房价高涨、债务风险积聚等“后遗症”,损害的是转方式、调结构等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风险往往不在于增长放缓,而在于增长不被允许放缓”——牢记这样的教训,为了长远发展而管住眼前的“有形之手”,不为亦是有为。
定力也是一种自信力。要相信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强大韧性,相信已有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储备,尽管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我们依然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高速增长。有了这样的信心,就不会为一时的波动而惊慌失措、自乱阵脚。
定力不等于固定。时下,外部环境仍不明朗,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困难风险不容低估,还须在保持定力的同时精准发力,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在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协同并进中稳增长。盘点4月份的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从为小微企业减轻税负到加快棚改、让亿万百姓早日“出棚进楼”,无一不是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宏观政策告别了过去“在经济增速和物价起落之间,一会儿减少投资、紧缩信贷‘踩刹车’,一会儿加大投资、放松信贷‘踩油门’”的单一需求管理,在完善需求管理的同时,引入了重视供给、重视改革、重视释放经济增长源泉的供给管理,以挖掘中国经济的长期动力。有人说这有“里根经济学”的影子,也有人说这借鉴了“新供给主义”,最准确的,还是4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里的话——“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
保持定力,精准发力,这一宏观调控的新“力学”,发端于去年,再行于当下。如今,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宏观调控方式也应进入创新完善的“第二季”,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既爬坡过坎,又行稳致远,续写“中国故事”新的传奇。
(责任编辑:周姗姗)